前言:大家好我是伊格,目前定居在洛杉矶。国内的朋友们最近都憋坏了吧?鉴于非常时期,我祝各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今天晚上智商下限,居然在大火焖菜的间隙用酒精抹布清理灶台,于是便引起了一场小型火灾。更奇葩的是我在短暂的愣神间,挺胸深吸一口气并把火吹灭了(未成年人切勿模仿)。看着坐在客厅的老婆孩子,两人浑然不觉,倒也惬意。于是回过神来继续做饭。事发突然,结束的方式也出乎意料,我不禁联想到此次令人头痛的疫情以及在局内局外挣扎的我们。
从蝙蝠,海鲜市场,到地铁传播,茫茫人潮,以及令人心悸的潜伏期与隐藏的病患。这些因素最终成为了飘荡在风中那猛烈的挑战。而这起初也就只是像寻常厨房的疏忽一样,但在你回神之间就会走完了一遭。
而为了降低挑战难度,我们戴上了口罩。但是我们对口罩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人只是“跟风”佩戴而不知道“错误戴还不如不戴”的道理?今天就简要聊一下美国专家的视角,作为大家的另一个参考。口罩有用吗?从广义上说,答案是肯定的。据McMaster大学的传染病专家Loeb 博士说,包括口罩和呼吸器在内防护措施,都可以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约85%。持续佩戴口罩的话,风险指数还会更加降低。
作为你力所能及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是普通医用口罩还是N95,都会阻止尺寸达到一定程度的飞沫借助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跑进你的嘴巴或鼻子——这的确很重要,要知道冠状病毒也好,SARS也罢,包括今年造成数千人死亡的美国流感,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飞沫传播。当然了,前提是要戴对。正确佩戴、谣言与“飞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表示,无论是医疗口罩或者N95,虽说不是万无一失,但总归会有所帮助,因为它们保护了鼻子和嘴巴这两个使病毒进入呼吸道的入口。但是首先,你不要戴反了。医用口罩有颜色的那一面要朝外。因此网上有些声称“颜色的那面朝外是病人防病毒扩散的戴法,而朝里则是正常人防传染的戴法”都是谣言。正规医用的外科手术口罩(三层)只有一种正确戴法。
医用口罩外层是疏水性的,而内层是吸收水分的,通常也会有一个过滤细菌的中间层。正确佩戴的话,病毒飞沫会被阻隔在疏水层的外部,同时又较难依附在上面;而如果戴反了的话,细菌就会在口罩吸水性的那层聚集,并为按部就班地进入你的肺部创造了条件——简直就是吴三桂和清兵的关系。
另一方面,无论是医用口罩还是N95,与脸部接触的周边部位也都要贴合并压紧,并完全覆盖嘴巴和鼻子。有位美国网友说得好:“在病毒面前,宽松的口罩就跟你举在面前的广告牌一样令人信赖。”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病毒的传播载体“飞沫”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它不是泼妇用来为骂街助兴所吐出的一口直径5厘米的浓痰,而是一个小喷嚏就能带出的不易察觉的微型水滴群(雾)。
细小的水滴十分轻盈,会在气流的作用下改变线路,顺着你口罩与脸部的缝隙“漂移”到你的鼻子或嘴里,而恰巧你因为被可疑人士当头“喷”了一脸而倒吸一口凉气,这玩意儿就好死不死地“顺”进了你的呼吸道——行了,这下就彻底稳了,它到站了。确保有颜色的那面朝外、金属部分贴合鼻子轮廓、将带子固定在耳后、贴合并关闭下颚周围的缝隙,做到了这些,你才算是戴好了口罩。洗手的好处更大?Northwestern Medicine的传染病学甲Michael Ison提到,除了戴口罩、与病人或咳嗽/打喷嚏的人保持距离之外,没事别老用手去触摸脸部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细菌的侵入——反正相貌是爹妈给的,也没什么想不开的,何况无论口罩带子勒的太紧也不至于毁容,所以在非常时期,没事就别摸脸了。
于是,勤洗手就成为了抵御任何病毒的最佳办法。无论你脸上“金钟罩”戴的再好,当沾上病毒的手指在口罩内层边缘那么轻轻一撩,便能让你瞬间“破功”。这是十分容易被人忽视的。很多人口罩不仅囤货充足,而且操作熟练。戴个口罩的手速也宛如职业玩家,但是做这一切用的却是一双到处乱摸的脏手——病毒不从天上来却改乘了“手指高铁”,你说这样还戴什么口罩啊戴口罩,直接跟小孩一样吮指头玩不是来的更痛快?
美国传染病学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主席Vaishampayan博士说,“保持双手远离脸部非常重要。”双手沾了病毒不可怕,只要勤洗手,因为“呼吸道病毒是不会透过皮肤屏障令你感染,而只会通过粘膜——包括眼睛、鼻子和嘴巴侵入人体。”当然了,并不是说你就一定要戴护目镜。作为一个普通群众、一个远离疫区中心的非医务人员,不用从头到脚把自己包的跟丧尸病毒采集队队员一样——没那个必要。正确地戴口罩,勤洗手,没事别经常乱摸脸、揉眼睛,就行了。
虽然病毒的结构简单的连细胞结构都没有,但是却开了挂般地在这个星球上肆虐了数亿年。怀着一份对敌人的敬意,让我们把它们依次铲除吧。结束语:最后感谢您耐心读完我的文章,您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伊格祝大家:百毒不侵。
-扫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这才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