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版的《菊花与刀》一书中深刻剖析了日本国民性格中强烈的矛盾点。
书中这样写到: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有许多西方学者因此称其为“精神分裂”的民族。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日本人如此矛盾鲜明的特性呢?
想来最根本实在的原因,就是日本的土地面积太小,自然资源极度匮乏。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可耕地非常少的岛国,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
在世界地图上,不过豆丁点儿大小。
又因四面林海,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在那样严峻的生存环境下,要想依靠一个人的力量生存下来,堪比以卵击石;基于人类的生存本能,日本人抱团儿取暖也是理所当然。
这也就促使日本的忧患意识比其他国家更早产生,从而使得日本的民族主义凌驾于一切甚至生命,这是大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存的客观条件让大和民族产生了根植于骨髓的忧患意识与团队协作的民族主义,那么日本历史上贵族与武士这两大风格完全不同的政治势力长期存在及其影响,就是日本人矛盾性双重人格产生的历史与社会根源。
在日本古代早期,各豪族分别占领日本列岛。
后来现在皇室的祖先倭王的势力不断增强,最终统治了日本,成为霸主并建立了大和政权。
为使皇权得到巩固,皇室建立了律令官僚体制,“荫位制”的实施使新的贵族阶层迅速成长为制度化的特权阶层。
至9世纪晚期,皇室外戚藤原氏专权的“摄关政治”导致天皇与外戚发生冲突。
最终,皇室与外戚在政争中两败俱伤,武士乘机崛起,最终在镰仓建立了与律令制官僚政府截然不同的武家政权,武士成为此后近七百年日本政治舞台的主角。
贵族与武士不仅是政权理念截然不同,在百姓教化上也是南辕北辙。
受我国唐代文化的影响,日本也逐步发展完善起了自己的文化,公家贵族也懂得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并要求贵族及其子弟严格注意自身的礼仪与修养。
在贵族文化的影响下,普通民众中也形成了重教育的传统。
最初武士虽掌握了政权,但大多粗俗野蛮,不通文墨,在掌握政权之后,由于受到贵族的影响,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及个人修养。
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有了文化的流氓更可怕,尚武好斗的武士精炼出了武士道精神,它不仅要求武士精于武艺,崇尚杀伐,重名轻死,更要具备对主人从一而终的绝对忠诚。
这种武士道精神极具侵略性,所以当日本人意识到本国的资源匮乏时,比起平等贸易,他们更热衷于侵略与扩张更喜欢侵略和扩张。
这种愚忠的武士道精神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所谓“肉弹战术”、“沉船堵口”及驾驶飞机撞军舰等所谓自杀式“特攻战术”,在给他国军民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使众多日本军人丧失生命。
日本的贵族文化使他们懂得了伦理教养,所以他们温和有礼,保守怯懦;但同时武士道精神的传承也使得他们将好斗残忍深植于心。
下载我
跟我一起云游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