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知道吗?日本漫才“逗哏”的是右边那位,和中国的相声正好相反!|日本观察

提到日本人,大多数人会联想到严谨严肃,这样的词语。

其实,日本人也是很幽默的,漫才就是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类似于中国的对口相声。

漫才(まんざい Manzai)

起源来自日本古代传统艺能的”万岁”,之后在关西地区渐渐发展。

漫才通常由两人组合演出,一人担任较严肃的找碴角色(ツッコミ)吐槽,另一人则负责较滑稽的装傻角色(ボケ)耍笨,两人以极快的速度互相讲述笑话。

大部分的笑话主题围绕在两人彼此间的误会、双关语和谐音字。

漫才源于古代日本人大年初一拜年表演的万岁。

即把拜年作为一种仪式,由艺人头目和配角为一组,头戴乌纱,身着大礼服,到各家以风趣吉祥的语言道贺,然后击鼓表演歌舞。

据说这种歌舞模仿的是唐朝的踏歌舞

这种表演在镰仓、室町时代称作千秋万岁,民间出现了许多艺人。

◆  ◆  ◆  ◆  ◆  

到了明治时代,万岁的内容已不单纯是拜年贺词,而是把传统的《三曲万才》和《御殿万岁》融为一体,改称万才,并由艺人园辰于1887年首次作为舞台艺术搬进了剧场。

万才后来又改作漫才,形式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

不仅融进了口技、舞蹈、歌唱等艺术,而且出现了戏剧漫才 (相声剧) 、多口漫才 (群口相声)以及女漫才师表演的漫才。

漫才和相声的区别

中国传统的对口相声中,角色有两人,一个是逗哏另一个捧哏,相当于主角和配角的关系。

相声艺术中,就有”三分逗,七分捧,捧逗合缝活精彩”的熟语。

捧哏的虽是配角,但其艺术功能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之!

相声艺术在给人们创造幽默与欢笑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理想道德魅力的人格。

捧哏角色,大多艺术贡献大,而报酬少,功名所得少。

逗哏是红花,捧哏就是绿叶。

enen…默默地心疼于谦老师三秒钟

在日本漫才艺术中,也有类似的艺术角色分类,不过他们不是叫做”逗哏”,”捧哏”,而是叫称”上手“,”下手“。

落语用语关于”上手”,”下手”的解释:

上手–かみて。

逆は下手(しもて) 客席からと舞台上からでは右左が逆になるので、上手、下手という。

客席から见て、左が下手。

右が上手。

◆  ◆  ◆  ◆  ◆  

意思说:”上手”。

相对应的叫”下手”。

从观众席角度上观看与从舞台角度观看,”上手”、”下手”的左右位置是相反的。

以观众席角度为基准,居于左边的演员叫下手。

居于右边的演员叫上手。

在中国的相声艺术中,”逗哏”,”捧哏”,的位置与日本漫才艺术的”上手”,”下手”位置相反。

也就是说,以观众席角度为基准,中国的相声表演以左边为主角;而日本漫才则以右边为主角

无论是”逗哏”,”捧哏”;还是”上手”,”下手”,两个角色通过对话,对语交流,将相声情节中的故事讲述给观众,并将非常理,非逻辑的结果展现出来,产生强烈的,矛盾的对比和结论。

从而,结出幽默,喜剧的效果。

日本漫才艺术中,对于类似中国的”逗哏”与”捧哏”的角色,还有另外一种描述。

其中,“捧哏”称为ツッコミ“逗哏”称为ボケ

对于ツッコミ的描述是这样的:

ツッコミ和ボケ是漫才艺术的两个角色。

其中,ツッコミ的作用是从正面对事物和人物进行描述,体现出人类科学性的,逻辑性的,常识性的正常思维;

从而,为ボケ角色的表演进行铺垫,营造基本的氛围与环境。

◆  ◆  ◆  ◆  ◆  

ボケ则是这样描述:

ボケ和ツッコミ是漫才艺术的两个角色。

其中,ボケ是所谓的”笑点”。

它通常在ツッコミ正面对事物和人物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歪曲的,非逻辑性的,非常识的见解和论调。

产生与普通人常识性的,逻辑性的,科学性的思维不一样的谬论;

从而,展现出荒诞的,扭曲的思维。

由此,产生幽默和喜剧的效果。

日本的搞笑界每年都会有比赛,漫才师比赛(M-1、THE MAZAI),短剧比赛(king of短剧)、单独搞笑艺人比赛(R-1),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哦~

PS:插图来自日本漫才主题剧《火花》

下载我

跟我一起云游日本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