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于日军帽子上的“屁帘”,好奇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人! | 日本历史

各位观众们肯定没少看过抗日神剧,无论是“手撕鬼子”还是“一人遛了日军一个中队”肯定都看过,我知道各位朋友对日军嫉恶如仇,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好玩儿的细节。

二战时期日军帽子上的“屁帘”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

日军将这个军帽上的“屁帘”称之为”军帽垂布“,也有的简称其”帽垂“,是日军配发的制式用具。

日军最使用”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也就是1899年,日本陆军司令部给占领我国的台湾省的日军开始配发”军帽垂布”,而广泛使用的时间是在日军侵华后。

因此带有“屁帘”的关东军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这种形象就深入中国人的内心。

那么为何要在军帽的两侧加上“帽垂”?

这在其他国家的军队中不常见,在八路军和国军的军队中更不常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一派说是日本陆军当年套用了法国陆军的样式,还有一派说是日军的传统。

物语君更倾向于相信是二者的融合造成的,日本古代足轻的阵笠——足轻阵笠,后面就有遮阳帘。

在平安时代以后,日本军服盔甲就普遍采用护颈帘,足轻和枪兵队用布帘,而高级武士和剃刀武士则有钢制头盔。

而幕府末期,幕府的火枪兵在采用了法国陆军军服后,仍保留了阵笠以及护颈帘。

明治维新后,日本全盘西化,但是日本人骨子里崇尚武士道的基因还未能立马转变,也就衍生出了带有帽垂结构的军帽。

二战时,日军的军帽主要有两个发展阶段,一种是模仿法国陆军的大帽檐,一种是模仿德国陆军的钢盔。

这两种帽子经过日本陆军的改良后总感觉有些累赘,要么是钢盔帽子上有一张网,要么是大帽檐的两边有两块布,看上去多此一举。

但论实际功用,“帽垂”的作用可一点都不小,甚至被日本陆军视为“护身符”呢!

日本陆军关东军在侵略我国东北地区时,东北严寒的气候让日本人很难适应,这种帽子就非常保暖。

大家都知道,在严寒条件下,人的耳朵是非常容易长冻疮的,而这个“帽垂”,就将耳朵很好的护住了,一定程度上抵挡了严寒。

而在二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候,日本陆军挺进东南亚掠夺资源,“帽垂”的主要是为了遮阳、防蚊蝇叮咬。

像缅柬越南和东南亚等地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气候潮湿闷热,蚊虫滋生,疫病流行,在军帽上加上帽垂后再行军时,这些帽垂随行进而扇动可以驱赶蚊虫,在东南亚地区也可以防止阳光灼伤后颈。

下载我

跟我一起云游日本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