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必备的知识:带你走进日本“奇妙饮食”

49483d09d26d440b57f1cc212c3227cb.gif

“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吃乃民之根本,生活不变的旋律。工作再忙,人情再累,只要想起那一口舌尖上的美味,就会觉得尘世也是值得人们去深深迷恋,温柔以待。

日本饮食文化起源于中国,但后期发展又别具特色。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日本“黑暗料理”,只为博诸君一笑。

1.“马肉”与“樱花”的故事


提到日本美食,可能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刺身(さしみ),如三文鱼,金枪鱼,北极贝这样的深海鱼虾贝类。

但刺身的概念并不仅指是海鲜的刺身,还有其他的动物品种,今天的我们要讲到的就是其中的马肉刺身。

0615a9384ee27a5e100ef2340a45d405.jpeg

追求凡事都要做到极致的岛民们本着将一切可利用之食材做成刺身的雄心壮志,可爱的马儿无端成为了 “受害者”。

马肉刺身,在日本被称为“馬刺し”(umasasi),又被叫做“樱肉”,拥有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叫做“Cherry Blossom Meat”。

有个搞笑的故事。一朋友去日本便利店想吃点新鲜货,一眼扫到了标注为“Cherry Blossom Meat”的牌子,但是柜台上啥也没有。便呼唤导购欧巴桑,亲切的欧巴桑正好会一些中文,就微笑用“日普”问,想要什么呢?

朋友说,我想尝尝樱桃肉,还有吗?欧巴桑于是拿出了这个:

1e332751bc0d6153e6dfd4f9f04feaff.jpeg

朋友大惊之后忙摆手说,我要的是水果,不是肉!欧巴桑一脸懵逼,最终两人比划了很久才沟通明白……

我们具体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误会。受佛教与神道教影响,公元七世纪后期,日本天武天皇颁布了著名的“肉食禁止令”,禁止官员百姓食用兽肉。

江户时代的将军德川纲吉更是将“肉食禁止令”推向了极致,拟制了诸多惩戒令,凡私食肉者将会受到严肃查处,并与品德挂钩。由此,食肉等同于做恶事的观念深入人心,肉类食品也渐渐失去了市场。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掩饰吃肉这一种“罪孽深重的犯罪行为”,猎户和吃货们挖空心思,创造了用植物的名字作为替代的“黑话”。

于是各种“创造性”的词汇就此发明:马肉被称为“さくら(Sakura)”——樱,鹿肉被称为“もみじ(Momiji)”——红叶,山猪肉被叫做“ぼたん(Botan)”——牡丹。

哪天你如果想吃马肉了,可能就得跑到猎户那里小声说:“喂,老兄,给我整两斤樱花。”

be419791af250143a75fbcf61367ba67.jpeg

随着肉食禁止令逐渐放开,这些食物的黑话也流传到至今,作为肉类的代称依旧在使用。

关于马肉为何被称为樱花,大概是由于马天生健壮,善于奔跑,脂肪含量少,因此肉色鲜红,刚切割下来的马肉,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变成近似于樱花的颜色,所以马肉刺身就有了“樱肉”之说。

霜降过的生马肉,入口即化,马肉本身的甘甜随着融化开的脂肪芳香,瞬间炸开了味蕾,咬在嘴里Q弹多汁,完全没有腥味。

马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是猪肉的一倍多。日本人极为重视马肉新鲜度,再加上成熟工艺和科学的管理,马肉最终成为了现代日本人桌上佳品。

生吃马肉的传统也并非全日都有,而是主要集中在长野,福岛,熊本等地。特别是在熊本,马肉更是被当做代表性的乡土料理来招待四方来客。

马肉刺身的食材也并不仅局限于马肉,新鲜的内脏和脂肪也可以直接用来做刺身,配着芥末(ワサビwasabi)和酱油,口感极为独特。

2.关于章鱼的正确食用姿势

前年有一位日本的朋友来中国找我,本着热情好客的传统,就招呼这位朋友到一家不错的海鲜餐厅以尽地主之谊。   

然而,当一盘爆炒章鱼上桌时,朋友手中的筷子却迟迟没有落下。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我问道:“是不是中国的章鱼闻着没有日本的鲜呀?”

结果他赶忙摆手解释:实在对不起!我只吃过生的!

听到这,瞬间想到一只滑溜溜的章鱼在你的口腔中张牙舞爪,几根触角黏在脸上,我的胃瞬间开始翻滚。

直到今年,我才第一次吃到了生章鱼(这里指的是已经死去的没有经过烹饪的章鱼)。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嚼下一口时,瞬间感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也太鲜美太好吃了吧!

e1df8be3833b0d0409c643210734166d.jpeg

请原谅我贫瘠的语言无法描述感官的体验,简直めちゃくちゃ美味しい!(好吃得一塌糊涂)。新鲜的章鱼吃不出什么腥味,可能也有调理方式的原因,个人觉得有点海鲜的甜,滑溜溜的,很容易嚼,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完全无压力吞咽。

有些日本餐厅会把生章鱼放在盖浇饭上,老饕们只需要淋上酱汁,章鱼就会不停抖动,好像是在跳舞一样。

2ef71c115c0d25e75e082f9de546efb4.gif

事实上,韩国人才是生吃章鱼的耿直欧巴,那可是真的生吞活物。而日本人更习惯吃经过处理的生章鱼。

章鱼被端上餐桌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死掉了,只是神经细胞尚未凋零,而酱油的盐分刺激了肌肉细胞神经而产生电讯号,从而造成新鲜的肌肉在抖动,正是这个原理支撑着章鱼完成了最后的“舞步”。

3.即便有毒也要下肚的河豚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这种的身带剧毒的美味,让人吃得惊心动魄,却又欲罢不能,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味觉体验吧。

中国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认识到了河豚的剧毒,奈何其口感独特,肉质鲜美,河豚得以成为“长江三鲜之一”。

afb6183e06734060c8b06c5e93531e0d.jpeg

食用河豚在日本同样非常流行,历史悠久。江户时代的著名的俳人小林一茶曾写到“年过五十岁,方知河豚味,快哉也”。

小林遗憾自己没有早点品尝到河豚的美味,这位热爱河豚的老饕更是把吃河豚比作“不二之山”,称“不知河豚味,不可见富士山之美”,将河豚与日本的象征富士山相提并论,可见对河豚爱之热切。

然而,为了一口河豚的鲜美而丧命的吃货前赴后继大有人在。现代最有名当属歌舞伎八代目坂东三津四郎,坂东自诩“百毒不侵”,结果在尝试了河豚肝脏之后一命呜呼,举国震惊。

过去的日本,在崇尚武士道精神的社会影响下,为主君切腹而死被视为忠,死后也可以受到大家极大的尊崇。然而若是贪一时口腹之欲,为了河豚而“壮烈牺牲”,将会被当做武士中的败类。

曾经有一个大名(地方的统治者)只因在鱼群中多“看”了河豚一眼,捞上来吃了几口,结果命丧黄泉,家族也受到了牵连,惨遭贬为庶民。

2a248cd5eebe044f601c2564fa66bfee.jpeg

说到河豚最鲜美之处,也是被众多外国人吐槽的,当属雄性河豚的鱼白,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精巢”。

河豚的鱼白,形状美且金莹剔透,滋味乃各部位中的上乘,中国人称之为西施乳。《天津县志》载:河豚“脊血及子有毒,其白名西施乳,三月间出,味为海错之冠”。

鱼白的烹调方法多为刺身、火锅、烧烤。经过烹饪后,会呈奶油和胶状,“白子”入口细腻,回味独特,富含优质蛋白,口感一流,被奉为补身极品。

河豚禁食令在日本延续了数百年,直到对河豚爱到近乎疯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出现,才得以解除。

日本九州下关的“春帆楼”作为解除禁令后第一家提供河豚料理的酒楼,最为闻名全岛。在春帆楼上远眺,港口成千上万的船只尽收眼底,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的日本海军舰队,所以伊藤就给这家酒楼取名“春帆楼”。

51ae67139b4d784a567a150dc46f499e.jpeg

1895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清廷派出代表李鸿章前往日本下关(中国称为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地点正是依靠河豚扬名天下的“春帆楼”。   

伊藤博文之所以选在春帆楼请李鸿章吃河豚,一方面为了展示日本强大的海军舰队以增加谈判的筹码,同时也在暗示说,“大清垂垂老矣,不过乃砧板上河豚,只能任人宰割罢了”。

585ec5fa02c506dc4d4b3b127ac4124e.jpeg

你看,这吃一餐河豚还真是就像它本身代表的那样,“既鲜又毒”。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背后也隐藏着这么一段心酸的历史,让人不甚唏嘘。

日本饮食总体上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发扬性,也备受各国食客的喜爱,当然我们中华饮食文化也不是盖的,毕竟日料发源地嘛。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吃货,咱今天简单的把关于日本的一些特色饮食介绍到这里,下次再吃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不就可以对朋友侃侃而谈这其中的历史故事啦!

35f28847d30845f2f640ae688e2de1ae.jpeg

(资料整理和部分文字/晓贤)

喜欢就随手转发朋友圈呗!

【对,我就是“冒牌二公子”,请一定记得关注我。】

9d494cd72867b8857e481514f0b14860.jpeg

往期精彩推荐:西方媒体集体抹黑孙杨:“体育是政治的延续?‘白人优越论’的遮羞布彻底被扯下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