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日本消息~
2013年4月,作为国际交流员的徐铨轶先生来到日本福岛任职,连续做了5年。任期结束后,徐先生选择继续留在福岛。2018年4月,他成为了一名地域振兴协力队员,生活在福岛,工作在福岛,向全世界宣传福岛的魅力。今天为大家介绍徐先生在伊达市梁川町的五十泽地区的亲身体验——圆柿干的制作~
注:本文的part1—part3编写于2014年12月,当时本人在福岛县政府国际课任职。此次文章在公众号刊登,已征得国际课的同意,特此感谢。
Part 1「时代的见证人」(2014年)
遥望吾妻山山顶的积雪,感受着季节由「秋」至「冬」的变化,转眼又是一个年头。
即便是正逢时令的柿子,各大产地也基本完成了当年出货销售的收割,剩下道旁路边的树上挂满枝头的红橙色精灵,令多愁善感的旅人为之大抒情怀。
每到这个季节,在伊达市梁川町的五十泽地区,便会紧锣密鼓地开始特产「圆柿干(あんぽ柿)」的制作。
「今年是本地圆柿干制作的第90个年头。」
在参观制作工艺伊始,当地圆柿干生产部会长宍戸里司先生向我们如此介绍到。在院子的角落里,我偶然发现了一本「五十泽圆柿干80周年纪念册」,阅读一番后却发现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
——如果按照这本纪念册为标准的话,那么圆柿干的发祥应该是在1922年才对。
「严格的来说,制作圆柿干的历史到今年应该是第93个年头。」
宍户会长正面地回答了我的疑问。
或许已经有读者猜到了其中缘由吧。
没错,正是因为核电站事故的影响而使圆柿干的历史出现了三年的空白期。
事故发生当后,作为圆柿干的主要产地的伊达市考虑到放射性物质扩散的影响,连续两年(2011年、2012年)自主停止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宍戸会长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圆柿干不为人知的历史。如今的圆柿干成型于1922年,或许从它朴素的名字很难以想象,它可是采用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制造葡萄干时运用的“硫磺蒸熏”工序,也算是个半个“舶来品”呢。
五十泽地区原以养蚕业和小型丝绸作坊为主要产业,在日本的大正年代(1912~1926年),制丝产业逐渐没落,当地的有识之士为了探求新型产业模式,不断进行摸索研究,其结果便是圆柿干的诞生。圆柿干见证了产业转换的时代以及史无前例的大震灾,它早已不仅仅是当地的名产,更是历史的“见证人”。
也正是因为这层特殊意义,才使得圆柿干能够众望所归,重新开始生产吧。
Part2「全量逐袋检测」(2014年)
在JA伊达MIRAI(后合并为JA福岛“Mirai“—编者按)梁川果实筛选工厂,为了针对圆柿干的出货,各条流水线迎来了最繁忙的时期。关键词是「全量逐袋检测」。
在福岛县,主食大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放射性物质的全量逐袋检测。其实不仅仅是大米,圆柿干也需进行同样严格的检测。在这家工厂,繁忙时10台机器并列在流水线上,对每一袋将要上市的圆柿干进行筛选检测。每一台检测器可以同时检测8箱圆柿干,而被检商品无需拆开包装,检测大约耗时90秒,检测的标准定为每公斤25贝克勒尔。
经检测合格的商品,在商品的外箱上会统一贴上“福岛县圆柿干产地振兴协会”字样的检验合格标签。而检测结果,更会被公布在该协会的网站上以供查询。
一切举措,皆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安心。言出必行,我认为福岛县不仅喊出了食品安全的口号,更身先士卒地做到了,实在值得称赞。
Part3「粒粒辛苦」(2014年)
得到宍戸会长的首肯,我得以进入用于风干圆柿用的「柿阁」一窥究竟。为了防止潮湿对柿子品质的影响,一般来说阁楼的1楼部分作为仓库和作坊用,2楼则是用于风干。另外,「柿阁」在建筑上便于通风,为了避免日光直射,更是用了黒色的卷帘用于防晒,可谓用心良苦。
而走进「柿阁」后,我意外发现里面十分宽广,收割完毕的柿子推挤成山,整个仓库都是满满的。
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
各位机智的读者,请问这个装置究竟是作何用途的呢?
答案是…..用于硫黄蒸熏用的小房间! 没猜到吧~
在Part1中我曾经提到,圆柿干的加工乃是源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干制作工艺。利用硫黄蒸熏柿子表面,可以有效避免果实表皮变黒,也能抑制微生物的发生,促进其干燥。而这个小房间最令人称奇的是,竟然可以利用电梯的原理将处理完的柿子运到2楼进行风干。
在近100年前便有如此工艺,实在是难能可贵。
圆柿干的加工,从剥皮开始。为了让果实能固定在机械上,首先得将柿子的先端平切,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将柿子固定在机械后,将把手往跟前一拉,柿子便开始了转动。此时,熟练的农家们便用刨子把表皮削去,手艺之纯熟可谓登峰造极。
登上2楼,可以看到不少正在风干的圆柿挂在梁上,虽说数量还有待増加,却也初显规模,想必日后必定蔚为壮观。
宍戸会长介绍说:“圆柿干在白天经过干燥缩小,但在晚上会慢慢回潮变大,因此在加工后需风干上整整20天,此间不得触碰。”
此外,为了更好地调整湿度和温度,阁楼内还装有多处电扇进行管理。可以说,圆柿干的加工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而是满载着农家的心血而汗水的结晶。
而如此得来不易的圆柿干,也和福岛的大米一样,战胜自然的条件限制,饱受核电站事故的负面影响,却又凝聚着农家的心血,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在此,谨向所有参加圆柿干生产·加工·检测的工作人员致以最高的敬意。
Part4 重访五十泽(2018年)
没有想到,这篇4年前的文章竟然可以通过机缘巧合重见天日。为了进一步了解圆柿的现状(也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堕落到新瓶装旧酒),我在11月底重访了五十泽地区。
老实说,除了使用相机的长宽比设定变了之外,我实在难以发现这里和4年前有什么变化。
漫步在街头,满树的硕果,似乎在夸示丰收的喜悦,又似乎在诉说着乡愁。
在农地里,偶尔邂逅了一位老农。和他聊到了圆柿的现状,老农坦言自己近年的感悟。年轻人愿意务农的越来越少,60多岁的老农在这里成为了生力军,所谓当打之年,虽然并非阿谀奉承,但是在意气风发之余,也不难感到后继乏人的无奈。
但是在五十泽地区,圆柿干俨然已是当地的历史的一部分,需要有心人将其流传后世。
3年前,政府在JA福岛Mirai梁川果实筛选工厂的隔壁兴建了“圆柿干工房”,内部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化管理,囊括了生产、出货、品质检测等所有工序,作为样板工程成为了多方考察的对象。
老实说,作为一个外行,我很难分辨机械化生产和传统工艺孰优孰劣。但是,我尊敬五十泽的农家的选择。
在那里,各家的柿阁内依然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依然是繁冗的道道工序,依然是漫长的风干过程。
然而,一切都和4年前一样。
应该说,是和几十年前一样吧。
不变,或许是被时代淘汰的前奏。
不变,或许是对前人最大的尊重。
就个人而言,我更相信后者。
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可以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寄身之处实属不易。
或许这才是五十泽的圆柿干的魅力。
对,这也是我选择留在福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