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雄二谈中日回暖:特朗普只是推了一把

cdac3eb66c065d1a625ed1d0dd981048.png

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日本消息~

转载自凤凰周刊智库(微信号:fhzkzk)

记者|漆菲(发自东京)  编辑|关珺冉

“日本正在经历世代的变化。比我年纪大的很多人对中国持有一种赎罪心理,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没有这种感情了,看法会比较理性。”

说起日本最知名的“中国通”,宫本雄二可谓首选。作为前日本驻华大使,现年72岁的他精神矍铄,依然维持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中国媒体上,他的故事总与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相联系。他的书架上,摆着与数位前中国领导人的合影。最显眼的一张,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初陪时任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与周恩来总理的合影。当时的他年仅26岁,由此开启了与中国不可分割的缘分。

820729221069fe7a443d4e5dcce4a5b2.jpeg

宫本雄二展示了70年代初陪同大平正芳首相访华时,和周总理等人的合照。他在后排左一。

2010年从驻华大使位置卸任后,他一直与中国各界保持紧密联系,每年来华四五次之多。更在两国关系发生摩擦之时,作为民间大使穿梭其中。以他名义成立的宫本亚洲研究所,重中之重亦是中国事务。

2012年以来,受到中日关系走低的影响,像他这样的知华派在日本的处境也变得艰难起来。虽然受到来自极右翼团体的批评,但他并不在意,反而笑言,在日的知华派比在美国的知华派处境强多了,“这三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冷静听取我的意见”。

仅仅9个月前,他的心境也不像如今这般轻松。去年年末在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上,中日学者在安保分论坛上剑拔弩张,作为日中关系学会会长的他神色凝重。而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今年10月迎来任内的首次正式访华,他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9月上旬,宫本在其位于东京港区的亚洲研究所接受了《凤凰周刊》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日中之间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他还笑称,即便两国关系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也有解决办法,“但既然是秘诀,提前说出来就不灵了,会有很多人挑毛病”。

0caae1f4d8cc86128506cce818cb7f54.jpeg

 希望安倍能多接触中国老百姓

《凤凰周刊》: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作为中日关系的亲历者,您如何评价40年来的中日关系?

宫本雄二:中日两国在1978年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由时任日本首相福田纠夫访华时与邓小平共同签署。福田纠夫当时说“我们把木桥变成了铁桥”,表达对该条约的殷切期待。有了这个,日本方面才开始全面推动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因此后来的大平正芳首相开启对华援助,助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不仅通过法律条文来约束两国的行为来保持和平,也同时奠定了日本全面对华开启合作的法律基础。

邓小平先生1978年来日本访问,看到了现代化的日本,认为一定要告诉中国百姓,现代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国人的脑子里还是毛泽东思想,不太明白怎么搞经济。当时中国领导人选择了日本作为一个模型,让中国人了解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时日中关系有特别的意义。

这40年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2012年由于岛屿问题,让日中之间产生了激烈冲突。很多人说,我们面临着最糟糕的关系。但在我看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实现在不算太差。1972年至今,日中建交已经46年了,那么往前看,1932年到1972年这40之间的日中关系又是什么样呢?当时的关系更差吧。所以我的底线就是,千万不要再打仗了。和平友好条约起到的约束作用也在此。

40年的发展当中,日中之间的经济来往,基础很巩固。有人说,现在有日企离开中国,但其实最重要的大企业都还在中国,并且继续不断加大投资,同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百姓之间的来往与1980年代相比也增加了很多。所以整体来看,两国40年来的关系是值得予以积极评价的。

《凤凰周刊》:您对安倍首相10月下旬的访华有何期待?

宫本雄二:首先,我希望两国领导人能够加强信赖,毕竟领导人之间的信赖关系非常重要。其次,希望安倍首相能给中国国民留下积极印象,能够代表积极的日本。再次,也希望他能带回一个积极的中国(形象)。所以希望双方有关部门能够想出好的点子,策划这次的行程,除了高层之间的会面,我认为安倍首相更应该去接触到中国的基层百姓。如果能有这样的镜头,肯定能带回积极的形象。最后,李克强总理访日的时候谈到各个领域的合作项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落实。在经济、环保、医疗、养老、智慧城市等各个方面,让两国国民能够看到通过日中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多么大的共同利益。

《凤凰周刊》:您会支持中日签署第五份政治文件么?

宫本雄二:我很支持日中签署第五份政治文件,我们一定要有新的方向和新的速度。过去的四个文件中,达成的共识落实得还不理想。作为法治国家,我希望两国能重新回到原点,将达成协议的东西遵守下去。这也是我这些年来的反思:你所做的事情符合四个文件的精神吗?应该多多检讨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这些精神。只有通过法律的形式才能具有约束力。

 中日回暖:“特朗普只是推了一把”

《凤凰周刊》:您曾提到,在这个新世界中,中日两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并存,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今年以来中日关系回暖明显,但在安保领域仍有龃龉。您认为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宫本雄二:现在日中之间的问题是,新的因素进来了。第一,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两国之间在互相定位上产生了一些矛盾。第二,安全保障方面,新的因素也有了。

因为尖阁诸岛(即中方的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二战以来两国军方头一次直接对立。以前日本和中国在安全方面产生对立,大多是由于台湾问题造成的。比如一旦中美围绕台海问题发生军事冲突时,日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这是中方关心的问题。而现在,安保问题开始直接影响到了两国关系。

经济逻辑和安保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经济是双赢关系,安保是零和关系;经济是信赖关系,安保是绝不信任对方。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利益,安全部门往往会从最负面的结果来看待对方。而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反应提高了,日本自卫队的压力也就来了,所以也开始不断扩大军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日美军事同盟被逐步加强。

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日中关系就变得更为不好处理了。一些日本人认为,中国靠着军事力量强大,想要在东亚称霸,从而恢复过去明清时代的朝贡体系。相当多的日本人开始害怕中国,越害怕也就越靠近美国。中国人总是说“小日本”,总觉得不跟日本打交道也可以发展,另外日本总是听美国的,所以只要与美国处理好关系,就能顺便解决对日问题。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

所以我认为,互相沟通太重要了,而只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

首先就是增进互信和互相尊敬。邻国的大国关系上,互相尊敬很重要。除了对于中国的大国地位,也要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体现出尊敬之意。中国对日本也应如此。有这样的心态才能谈及如何惠及两国。如果心态是“我是第一名,你要听我的”,肯定行不通。我曾开玩笑说,在亚洲,日本和中国好比在班里的一二名,现在是第二名要超过第一名了,第一名的心态会是什么样的?这个可以解释日本现在的心理状态。

安全保障问题的确不易解决,我思考了很久还没能得到最后的结论。按照经济学理论,随着生产力扩大,剩下的因素之间开始交易。但军事学,还是以掠取为考量。但过去与现在的世界完全不同了,历史上打仗或许能成为国家的一种选项,但如今在有核武器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尤其大国之间的战争,只会让地球毁灭。

除了不断增强信赖关系,也需要进行危机管理。我希望两国之间能够建立更好的机制,在发生摩擦之时保障基本安全。此外,中日也应坐下来想一想东亚如何真正能达到安全——不只是自己的安全,而是全球的安全。

《凤凰周刊》:安全问题方面,日本将来的对华定位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

宫本雄二:谈到日中美的三角关系,涉及安全必与美国相关。

《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有几项原则,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法律人士说,依据国际法,尖阁诸岛(即中方的钓鱼岛)是日本的岛屿,所以不存在纠纷。但这个真的不是纠纷么?那我们这些外交官费那么大劲,献出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是干吗呢?这个当然是纠纷啊。所以我们应该定义,依据《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条,这个就是纠纷,只要是纠纷就可以坐下来谈。所有的纠纷,都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只要有一方提出是纠纷,另一方就有义务坐下来谈。像这样,把条约的每一条进行整理。

我们说,我们反对任何一国搞霸权。那我们就坐下来谈一谈,到底什么是霸权。针对军事力量的主张,如果双方有个标准,说明白究竟达到哪些条件才算是霸权,具体东西可以规定嘛。这样以后就可以遵循了。

有人说,宫本,这是你自己的想法,美国肯定不乐意的。但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不应该管美国,先坐下来开始吧。譬如谈到南海行动准则,中国同样应该积极呼吁日本参加,因为这同样也能变成制约日本的东西啊。但如果不参与就没有义务,想要有约束就应该参加。关于行动准则,东亚完全可以自己搞,达成一个统一的规则,这样东亚才能有一个自己的秩序。虽然日本在安全保障方面不能离开美国,但在规范方面都是可以先行的。

《凤凰周刊》:有分析认为,因为中美最近在贸易领域产生了摩擦,中国才开始拉拢日本了。在您来看,促成中日关系回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宫本雄二:从事外交这么多年,在我看来,日中之间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的确改变了国际政局,也影响到了日中关系。但我认为,这不过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站在长期的大局考虑,日中关系必须改善。而特朗普的上台只是推了一把。

谈到所谓国家利益的时候,要用更加广泛的视野来看待。因为安全问题只不过是国家利益之一,经济不是国家利益么?长期稳定的东亚乃至亚洲不是国家利益吗?稳定、和平的日中关系绝对是两国共同的国家利益。不和平就意味着冲突和不合作,这样对哪方都不好。

在我看来,日中两国最高领导人早就有意向要改善关系了。正因如此,他们从2013年就开始利用多边场合进行会面。为什么呢?因为背后有庞大的国家利益。可惜的是,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脚步,因为这些事务关系到了国家安全和国民感情。

不过,即便夫妻吵了架,也总会冷静下来反省吧。随着国内外氛围的变化,越来越多日本人开始冷静思考对华关系。虽然一些人也许不喜欢中国,但据舆论调查,70%的日本人认为必须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我想安倍首相也是借助了这个民意。

只有国民成为朋友,误解才能消除。

e705aa56f82344ee284bf6d76a820e97.jpeg

《凤凰周刊》:虽然日本人意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但中日共同民意调查去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日本的观感有所改善,日本人对中国的反感度仍然偏高。在您看来,如何能让更多日本人对中国抱有积极态度?

宫本雄二:很多日中之间所谓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而是由于误解造成的。我总说,日本人跟中国人做朋友肯定没问题(笑)。我在美国也待过6年,但还是觉得跟中国人更容易做朋友。因为如果只是外交官之间沟通,那当然没问题,我们有共同的话题。但普通百姓呢?我们跟美国人其实没有那么多可以交流的。由于日中文化同源,日本人跟中国人打起交道来显然更容易。

拿我自己来说,与同年代的中国人就有很多共同话题。上世纪60年代他们经历过文革,而1966年我正好大学二年级,当时也很关心文革。他们在内部,我们在外面。另外,我还是三国迷,从小读《三国演义》长大的,所以第一次去四川成都的时候,心里很感动,觉得终于来到了英雄所在之处。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曾看到报道说,当地的日裔与华裔或韩裔通婚的情况比较多,跟其他族裔结婚的就比较少了。这说明,亚裔之间的文化背景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在中国总共生活了十几年,结论就是,只有国民成为朋友了,才能改变对彼此国家的看法。而想要加深日本人的对华好感,依靠的不能是官方发言人的声音,得是国民自己的声音。比如16岁中国女生的烦恼可能与日本女生是一样的。需要让日本人看到,中国人跟自己一样,都在拼命地想过更好的生活。有了亲切感才能增进感情。因此我也希望两国旅游界的朋友们多做研究,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去中国。

记得我当驻华大使的时候,上海已经是世界最时髦的城市之一,那时候很多年轻的日本女性去过上海。后来因为两国关系恶化,还有空气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不敢去了。但最近全日空(日本航空公司)的朋友告诉我,去上海的日本年轻人又开始增加了。中国有那么多有魅力的地方,应该找到一个切入点,设计成旅游产品来吸引日本民众。比如像我这种喜欢古蜀国的人,就愿意去四川旅游。另外也要多考虑年轻市场的需求。中国现在也有很多新兴的年轻文化,应该多介绍给日本的年轻人。日本也有1亿多人口,1%的人关心也有100多万了。

《凤凰周刊》: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像您这样知华派的作用也会发生变化么?

宫本雄二:目前来说,知华派在日本的情况比美国好多了。美国呢,总是发现问题之后才立刻采取措施。比如“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开始全力对付恐怖主义,但其实当时的一些判断是错误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来源于恐怖主义,但当时美国只在意这个。

同样的,现在很多美国精英觉得中国要赶上来了,取代美国的地位,所以无论如何都要遏制中国。美国的舆论成了这样,知华派的声音在主流圈内变小了,过去他们提出的对华“接触”(engagement)政策也被反对派认为是错误的。

相比而言,日本社会总体是比较冷静的。很多人还没有理解到为什么突然间美国对华看法改变,他们无法理解。像我这样的声音这三年来反而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听我说话了。因为那些极端反华的人说的话最终被证实是不对的,而我们说的话是根据事实下判断,且有持续性,所以能获得民间信任。

不过,我也希望中国人能理解,日本正在经历世代的变化。比我年纪大的很多人对中国持有一种赎罪心理,现在的年轻人对中国没有这种感情了,看法会比较理性。但日本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中国,只面向欧美。我希望中日的青年可以更有作为亚洲人的意识。

70900af40a8906e3443d0c46348e8d62.jpeg

《凤凰周刊》:中日如何能够跨越历史方面的认识障碍?

宫本雄二:我认为,历史问题上日中其实已经达成了共识。

二战结束后,涉及历史问题,日本国内总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批评战后日本和政治家的多是左派(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呼吁回到过去的人则是右派。左右常常产生冲突,中间的人则根本不关心、不参与、不发表。结果历史问题总表现为左右对立,主流的中间群体没有声音。战后70年,主流的声音终于开始不断刊登在日本媒体上,结论就是:我们当初侵略了中国,对此应该进行反省。

安倍首相过去参拜过靖国神社,但现在没了吧。近两年来,也没有日本阁僚再去了。这说明日中双方对此是有默契的。三四年前每年都有十多个阁僚去,因为这些人猜测去参拜的话安倍会高兴,对自己可能有利,所以才去的。现在开始有变化了,他们知道就算去参拜安倍也未必高兴。

福田康夫前首相不久前去南京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虽然国内有人批评,但也是很小的声音。他为什么要去南京呢?那是因为他看了日本电视台今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部纪录片。那部片子通过对很多人的口述还原了现场。我一直提醒日本同仁,不能从历史上得到教训的民族终究会灭亡。而为了吸收教训,我们必须学习历史。

关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fe07b923ca07a3ac656cf43f7e5976c1.jpeg

关注日本国驻重庆总领事馆

f8c6b934bd08751824878130c1075002.jpeg

关注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797bd24eb0edd8963b21bc76bf75712c.gi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