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果子,一种日式点心,以小豆为主要原料。这样精致玲珑的和果子,根本舍不得吃的有没有!
在古代日本,人们感觉饥饿时会采集野生果实来充饥,并因其甘甜味道与主食区别开来,称之为“果子”。
进入农耕时代,人们把果实碾碎并加入水捏成团子状后加热,出现了日本最古老的加工食品“饼”。
公元705年前后,日本遣唐使开始从中国唐朝带回大批“唐果子”。
这一时期两国交流频繁,我们熟知的东渡日本的高僧鉴真,为日本带去蜂蜜及甘蔗等糖类。
而访唐回来的日本僧人空海则带回煎饼的制法,对后世和果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是在研习唐果子制法的基础上,日本和果子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八种唐果子示意图
1549年左右,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将西洋点心带到日本,被称为“南蛮果子”,意为“洋果子”,逐渐受到欢迎。
进入江户时代,和果子技术全面开花,从当时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和果子的形式已经丰富多样化。
明治时期至今,和果子进入稳定发展期,西洋厨具的引进更是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时值今日,它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春夏秋冬
四季的和果子
和果子与季节变化关联非常密切——采用“旬”的食材进行制作,并在创作中体现“季节感”。
而不同的节气或时令,市面上的和果子也是不同的,这恰恰是一种雅趣。
“春季”
樱饼、椿饼、莺饼、蓬饼、花见団子、雏果子等。
“夏季”
柏饼、粽、若鲶、水无月、葛切、水羊羹、水馒头、麸馒头等。
“秋季”
荻饼、月见团子、栗子羊羹、栗馒头等。
“冬季”
亥的子饼、火焚馒头、千岁饴等。
而新春的时候,一般都会有镜饼、菱葩饼、干支果子等。
和果子的名字也很美,“朝颜”、“落雁”、“露草”、“初霜”—四季就像一首长长的诗,在和果子上静静地流过。
日本物语
前身为日本战国历史文化社区浪人御所“看日大本营”(2006年创栏)与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APP联合发行。旨在以文化、历史、旅游、教育、匠人等角度,阐述中日之间的差异引发用户思考,促进中国年青人对日本的全新认知,希望能有态度、有深度地传递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