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是侵略者的后代,中国父母把我养大成人

转自:央视新闻

日本遗孤中岛幼八

1945年8月,抗日战争临近尾声,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仓皇撤退。大批日本侨民被遗弃在当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兵荒马乱中,许多善良的中国人超越国破家亡的仇恨,以大爱之心收留了这些侵略者的家人,这当中有数千人是年幼的孩子。70年来,这些被中国养父母手把手拉扯大的遗孤已经陆续回到了日本,但那份淳朴、无私的养育之恩,却让他们魂牵梦绕,迄今无法释怀。

为谋生路 战乱中日本母亲将儿送人抚养

73岁的中岛幼八有一间特殊的储藏室。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坐在这里,翻出一堆发黄的书信、剪报和照片,看了又看。这里珍藏着他16岁前的记忆。那时候,他生活在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小名来福,由中国的养父母带大。

 中岛幼八的一岁照(1943年)

 “那时我父母受军国主义思潮的蒙蔽,以为移民到(伪)满洲,就是中国的东北去的话能有出路,所以抱着一线希望带我们全家到了东北。”中岛幼八回忆说,他的父亲1945年7月26日被征兵入伍,之后他的母亲带着他和比自己大六岁的姐姐随父亲来到中国,成为了开拓团中的一员。之后,苏军进入东北,当时已怀孕六个月的母亲便带着他和姐姐开始到处避难。那年冬天,120多人因没有粮食、营养失调而失去了生命。“正好一个小贩到我们家里来,我母亲就跟他商量,看是不是有合适的中国人家,把这个孩子抱给他们,让他们抚养一下,不然的话,看上去(我)过不了多少天就要死的样子了。所以那个小贩就答应了,把我装在筐里挑着担子挑出来的。”

 

超越仇恨 中国家庭收养2800名日本遗孤

  中岛的经历在当时并不罕见。1932年至1945年间,约有27万日本国民在日本政府的煽动下移民到中国东北,开拓所谓的“疆土”。战争后期,日军节节败退,开拓团所有18至45岁的成年男子都被强行征召入伍,从此一去不返。兵荒马乱中,大批妇女儿童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期间,2800多名年幼的孩子被中国家庭收养,躲过一劫。

 养母孙振琴与第二任养父李希文

照片中的这名女子便是中岛的养母孙正琴,一位普通的农妇。尽管家境清寒,自己还拉扯着一个十岁的女儿,但她还是顶着邻居异样的眼光,从小贩手中接过中岛,决定养大这个奄奄一息的日本孩子。

因为消化不良,皮包骨的中岛肚子却很大。“她把食物什么嚼碎了喂我,另外还天天给我揉肚子,逐渐的我也好了。”中岛回忆说,大概过了十个月,他的母亲要随开拓团返回日本了,便到养母家来领他回去。“政府出面给做一个判决,把两个母亲放在两边,我放在中间,看这个孩子跟谁去就归谁。当然了,我跑到养母这边去了。”

养母改嫁 只为孩子的一个城镇户口


与养母和第三任养父赵树森拍摄的全家福照片

在中岛的记忆中,养母一直对他视如己出,不仅百般呵护,而且容不得旁人说他一句不是。即使在第一任养父因病去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的困境下,养母仍对他不离不弃,并带着他先后两次改嫁。不过让中岛感到奇怪的是,养母在带着他到县城和第三任养父结了婚,简单拍了张全家福之后,就一个人回到了乡下,没有和那位养父过一天的婚姻生活。直到多年以后,中岛才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中岛能有一个城镇户口。

 中岛幼八在太平沟小学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

“我在乡下小学已经毕业了,但是没考上初中,就只能在乡下干农活,养母考虑我将来的问题,这样在农村待下去没什么出路,所以母亲就到海林去了一次,但她没跟我说去的目的是什么,我还以为她去我姐姐家只是串门而已,却并不是那样。”中岛幼八说,他的第三任养父名叫赵树生,“他是林业工人,当伙夫的,介绍了以后,我就认了他当爸爸,养母就到乡下去了,要迁户口嘛。”然而,中岛的户口是迁过来了,但养母自己的户口却没迁过去,所以养母只能一直留在乡下。”

  

对于这场形式婚姻的来龙去脉,中岛知道的不多。但让他安心的是,他的第三任养父,那位记忆中一直驮着背的老人不仅没有嫌弃他,而且供他上了初中,每个月还会给他15块钱的生活费。当中岛在县城衣食无忧时,他的养父却要经常跟着林业局的采伐队,在大山深处辛苦劳作。

深明大义 养母承诺送中岛回国

十多年的相濡以沫令中岛对他的养父母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让他逐渐忘却了自己日本人的身份。于是,当中岛的生母在1955年委托中国红十字会找到中岛,希望能接他回到日本时,中岛断然予以了回绝。

 

“那个时候我不愿意回,所以你把我拉上火车的话,我也会跳下来,我是这么说的。结果红十字会就给我日本的生母回了一封信,信上就是那么如实写的,‘拉上火车也要跳下来,坚决不回日本’。”尽管中岛心意坚决,但是他总是想不通,为什么别人都是中国人,自己偏偏是日本人,“别扭,痛苦也是痛苦,跟别人不一样嘛。”

中岛的态度让乡下的养母感到欣慰。但那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很快就意识到,中岛的决定会伤害另一位母亲的心。于是,她委托邻居给中岛的生母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中岛保存至今。

  

“我母亲在我身上没有任何所图,并不是为了自己养老什么的,她主要是为了拉扯我,救了我一命,所以她在信里写道:将来中岛幼八成长大了,我们夫妻二人虽然没有儿子,也一定叫你儿子回国,使得你母子见面,再欢聚度日。”

一生的遗憾 仓促回国竟成永别

Related Post

中岛幼八成为同学之中威望很高的大哥哥。讲述这段故事时,中岛从手提袋中拿出一张毕业证书。“这张毕业证书梁志杰老师一直帮我保存,‘文革’期间为了保护这张纸不得已把它埋进土里,有些地方让虫子咬掉了。1996年我回到宁安县,在梁老师家住了一晚,他把这张证书还给了我。” 梁志杰是中岛在太平沟小学就读时的老师,影响了他一生。

中岛幼八的小学毕业证书,是梁志杰老师帮着保存下来的

“原来我对日本的印象主要是负面的,它蛮横无理地侵略别国,是个十分恐怖的国家。”慢慢地他的认识也在改变,“随着年龄增大,对外界事物产生了好奇。”一天晚上和梁老师的深谈,让中岛产生了回日本的念头。梁老师说,不应该怀着仇恨,日本人民也有勇敢的一面。那晚中岛第一次觉得,作为日本人,沉积在内心深处的不再只有罪恶感。

乘坐“白山丸”回国的中岛幼八返回日本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岛对自己的身世越来越好奇。远在大洋彼岸的生母一封又一封情真意切的来信,更让他心潮澎湃。于是,在1958年16岁那年,中岛终于决定回国与生母团聚。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手续办理得太仓促,还没来得及去乡下和养母道别,他就踏上了归程。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那张慈祥的脸庞。

 

“因为我办手续那次,没想到我当天就要坐火车回日本,我以为还有点时间再跟母亲商量,再告别什么的,结果没有时间了,说你要回日本的话,必须要坐下午的火车,就得要奔天津。那么一说的话,我就根本没有时间了,而且说那是最后一次,以后再没船了。说到这个地步的话,我觉得那就回去吧,所以他们马上给我办了手续。”

1958年7月23日,中岛乘坐的“白山丸”轮船停靠在鹤舞港,生母拿着“欢迎中岛幼八君”的旗子站在码头迎接,他身上穿着养母为他做的“宇宙蓝”色的学生服。在出版社的办公室,中岛把这些铭记历史的“文物”拿给青阅读记者看,小旗和学生服早已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但中岛把它们完好地保存着,和这段记忆一起。

中岛回到日本后继续求学,他一直没有忘记梁老师那晚对他说的话,“回到日本,也可以为中日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岛幼八回国后继续和中国同学通信

中岛的养母于1975年12月过世,在那之前,他再也没能见到养母一面。“我1987年回到乡下的时候,邻居的老太太告诉我,你妈一听说你回日本了,她哭得了不得啊,倒在地上,说是掏着土喊‘还我儿子……’我在书里写了,对不起她老人家!”

自费出书 中岛吁日本人牢记历史

十六年的养育之恩令中岛无法忘记他的养父母,也无法忘记中国。回到日本后,中岛一直和养父母保持书信往来,互诉衷肠。毕业后,中岛曾加入日中友好协会,卖过中文图书,做过翻译,长年致力于日中友好工作。三年前,他开始撰写回忆录,把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记录下来。今年4月,他自费100万日元,出版了这本名为《何以此生》的自传小说。

  

“目的就是报答中国对我的养育之恩,我要把我这些养父母,那些乡亲、老师、同学们的形象,让一般的日本人都能够了解。我是侵略者的后代,人家还能把我养到今天,长大成人,所以这也体现了中国方面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中岛说:“日本和中国本来就是传统的友好国家,两个友好的民族应该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情,加深双方的了解,我认为这是当前最重要的,所以我写这本书,就是让日本人了解中国人,让中国人了解日本人,在这之间起到一定作用,是一种沟通吧。”

“人民之间能够友好的话,绝对不会发生战争。”中岛先生说,“要尽量使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了解走在前头,这将胜过一切政治的障碍。”这位七旬老人写下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其中有报恩的愿望,更有对和平的向往。

 

日本一妈妈公开自家房子内部照引网友火爆围观

日本女人为什么那么瘦?真相太惊讶!

日本医疗签证办理须知

忠犬八公的故事:“等你不久,一生而已”

日本法律对于”国民高素质人群”要求

东京宣传片,神剪辑,超炫酷!

一妻一女,三餐四季,从不露脸却引3万人围观…

日本食品安全背后-解析50年前森永毒奶粉事件

日本123班机空难,生命最后十分钟,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是幸福的!

日本民宿法实施9个月后:小玩家“逃离”,大玩家“控场”

1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本文转于央视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最终解释权归TSUBASA日本不动产所有,转载请联系微信号:guangmingxiuluo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