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日本企业上榜52家占十分之一。而在这52家上榜企业中,有40多家都属于日本赫赫有名的六大财团,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住友财团、富士财团、三和财团以及第一劝银财团。
作为20世纪垄断经济的产物,今天的日本财团控制着全日本60%的总资产55%总资本,60%的销售渠道和20%的就业人员。财富世界500强上榜的52家日本企业中的40多家掌握在日本六大财团手中,再加上没有上榜的企业,日本财团的能力足以左右日本经济,隐藏在企业背后日本财团是真正的经济霸主,财团将光鲜亮丽的公司推到舞台中央,自己却藏身幕后闷声发大财。
以三菱财团为例,2019年的财富500强中隶属三菱集团的公司有8家,利润总和为277.4亿美元。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利润仅有66.7亿美元,一个三菱集团的利润比沃尔玛足足多出了四倍还要多,无愧“隐形霸主”的称号。
再如三井财团,由25家大型企业组成,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索尼、丰田汽车、三井不动产等,在化工、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工电子设备等行业拥有超强的垄断能力。像三菱、三井这样的“巨无霸”日本还有四个:
住友财团,旗下的松下电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另外,还包括日本电器(NEC)、三洋电机。富士财团(称芙蓉集团),包括日产汽车、日本钢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红、佳能都在该财团旗下。
三和财团,旗下拥有夏普、日本电信电话(NTT)、日棉、科斯莫石油、神户制钢所。
第一劝银财团,旗下则有富士康、兼松、清水建设、川崎制铁、旭化成工业、富士电机、横滨橡胶。
日本六大财团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历经4次经济大萧条,仍然屹立不倒。日本现代财团形成于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时期,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前后分别经历了4次经济萧条。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经济从奥运之前的假象繁荣坠入了急性萧条之中。1970年代受石油危机影响,日本经济出现了4年的GDP负增长。1985年7月,签署广场协定后,日元两周内升值了100%,国内经济泡沫放大,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长期停滞。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日本,日本财团的根基银行不良债权增多,坏账总额曾高达73万亿日元。每一次的经济大萧条都凶险万分,日本财团不仅没有倒下,反而不断强盛,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方诸侯。
三井财团的发家史是日本财团发展壮大的缩影,创始人三井高利于1673年在江户(今东京)和京都都开办绸缎庄,以后兼营钱庄。从18世纪20年代起开设了以经辩银钱区分业务为主的三井兑换店,成为商业资本加高利贷资本,并资助封建诸侯,替德川幕府包辩汇兑,作为御用特权商人而成为富商巨贾。
明治维新时,三井家族转到朝廷方面,资助新的天皇制政府调度兵粮军饷发展成政商,得到明治政府的照顾,把持了全国的金融业。在此基础上,1876年开设了日本第一家私人银行-三井银行,创设了三井物产公司,开始多元化经营,从经营和服店到兼管外汇兑换所,商资本不断膨大。其后,不断收购以三池炭矿为主的新街纺织所,福冈制线厂等政府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控制钟纺、芝浦制作所、王子制纸等公司的经营权,推进工业化步骤。
1910年建立了总持股公司,基本形成了近代的三井财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井财团成为日本最大的垄断资本财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三井财团所属直系和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达273家,三净财团在此之后曾一度被解散。
50年代初,由三井银行发起成立了月曜会,接着以促进三井物产公司的合并为目的而成立了总经理一级的五日会,1960年改名为二木会,逐渐成为三井财团的统筹领导机构。50年代末,原三井财团直系旁系公司以财团的新形式集结而恢复成为大财团,三井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子公司和连带公司共达150多家。
但是近年三井财团日渐衰落,三井财团的衰落并不仅仅限于规模上的劣势,作为财团的凝聚力也远远逊色于三菱财团和住友财团。另外,三井财团的金融能力较差,战后大都市银行成为财团的核心。三菱、住友、富士、第一劝银业银行、三和银行都分别成为各财团的核心银行并分别列于日本银行的前五位,而合作的三井财团的核心三井银行仅排在第八位,资金融通能力的欠缺成为战后三井财团没落的重要原因。衡量财团的金融能力不仅要考虑核心的都市银行,还要考虑到信托银行、生命保险公司,损害保险会社一系列同一系统的金融机构。但是三井财团的三井信托银行、三井海上火灾、三井生命并没有很强的资金能力。
从产业机构方面来看,三井财团的另一大特点是重工业环节薄弱。三井财团虽然拥有三井造船公司,但在实力上任然不能与拥有三菱重工这样综合性的重工业公司的三菱财团同日而语。另一方面住友财团在综合重工业方面虽然只有住友重机械一家公司,但是在金属工业方面却拥有实力强大的钢铁制造厂,另外在化学工业方面拥有三井重压、三井石油化学的三井可以说并不逊色于三菱、住友。但是在其他的重工业领域,他的劣势是不容争辩的。
如果说战前三井是最大的财团,那三菱就是现在最大的财团。三菱财团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旧三菱商事公司”该公司于1947年下半年被美国责令日本政府分散化小,解散了具有血缘关系的财团家族。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控股主从关系随之瓦解,这就使得子公司自主性得到增强,从而使得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建立资本和经营相对分离的新体制,对促进公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该财团主要经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在日本的六大财团中,三菱财团实力最为雄厚,其中三菱重工、三菱制钢、三菱化工、三菱电机等都是全国同行业一流企业,在世界同行业中也名列前茅。三菱财团的总经理会议即星期五会议的成员目前有29家公司,它们是三菱财团的直系企业。此外,三菱财团也包括三菱广告委员会这个组织,但是它的成员是星期五会议成员以外的十七家公司,这些公司也都是三菱财团的成员。此外,也存着许多三菱系统或者被看作是准三菱系统的公司。
三菱财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根据明治政府的增产兴业政策,三菱财团收购了政府管辖的碳业、造船业,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弥太郎过世后,弥之助、久弥接手三菱财团,进一步的扩大了经营范围,实现了由政治
商人向财团的转化。
从1917年至1921年三菱合资公司直接经营的产业逐渐分离,进一步确立了财团的垄断体制。此后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假借财团转向的名义,更加推进了重工业化、军事化的进展,缩小和当时最大的财团(三井)的差距。三菱财团从相关的产业逐渐入手,实现了连续的发展,从海洋运输业到进行海洋运输业不可缺少的燃料,碳业的发展以及造船业的发展,此后转型为三菱重工业。与此同时也开始着手于重化学工业领域,以1950年朝鲜战争为契机,日本的大企业在战争的破坏与战后的混乱当中重整旗鼓,分别进行合并。
70年代,日本产业的重化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菱财团的成员得益于重化学工业的基础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耐久消费品产业方面并没有什么起色。80年代,一方面石油资源开发以及都市开发等大型项目工程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既存领域的系统化成为了流行趋势,拥有强大综合能力的三菱动员强化其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资本,领导日本经济。财团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否认,但更值得思考的是,没有财团,日本经济会不会发展的更好?
在日本,无法做这样的假设,但现在真实存在的情况是,日本的工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大幅落后,最近数年仍然同步提高工资得到恢复,但观察过去20年的时薪,日本下降9%,在主要国家中是唯一出现下滑的。日本国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也在增加,与之相对得是日本财团令人咋舌的高利润,将财团收敛社会财富的事实暴露无遗。
“大到不能倒”就是现在财团的代名词,控制经济、影响政治毛细血管深入各个领域,这就是财团的力量。财团一旦壮大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利润实体,这个实体有思想、有利益驱动,会想方设法来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利益,对此,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