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日本的短视频,就像上图一样。视频中讲述的是一群日本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一些高难度动作,这些动作有倒立往前走,有跨越障碍,有跳高等等,做的非常干净利索。虽然也有个别的小朋友失败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很快就接着起来完成动作,统一完成动作之后再回到起点。
当我看到这个视频时,震撼到了我。每个小朋友应该都是最多6、7岁的样子,可跨越这些障碍时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我突然反观中国的小朋友能不能完成这样难度系数的动作,这不是我涨别人士气,灭自己的威风,我感觉比较难。
现在的中国的小朋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甚至大学生体质整体偏弱,哪怕是长得壮的还是脂肪多。经常在网上看到哪个大学的学生在1000米、1500米、3000米体测中比赛出现猝死的报道,非常令人担忧,甚至导致了一部分学校取消了体育课。
02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导致国人的体质变得这么差了呢?我认为国人的体质变差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是教育环境改变了一个人的精气神。教育环境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
现在国内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是温室的花朵,经受不住外面的风水浪打。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少,都是家里的宝贝,基本上一个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一起照看。这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我们小时候都是母亲一个人看两三个孩子,甚至更多。那时候的小孩随便去哪玩都行,只要晚上回家就行,可以说是散养的。
那么日本是什么教育呢?说日本就需要说一下日本的历史发展。
日本跟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有记载的记录是从汉朝时期交往,隋唐时期达到鼎盛。那时候日本学习中国一切先进的文化与技术。
到了19世纪的时候,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由一个封建国家慢慢变成一个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教育也进行了大改革。结果就是日本变成了亚洲强国。
到了近代的抗战时期日本发起侵华战争,给中国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亡。后来在毛主席等老一辈人的领导下,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让广大的中国人翻了身。
日本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其武士道精神一直保留到现代并得到延续。义、勇、仁、礼、诚、荣誉与忠义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分不开的。这在日本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体现,这些观念伴随着儿童一起长大。
03
要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那么好习惯的培养就跟家庭和学校分不开了。
日本人从孩童时代起就要接受“勇”的锻炼,并且这种锻炼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的。有时父母以近乎残酷的严厉方式,叫孩子去完成需要使出他们全部勇气去完成的任务,就像自然界里的老鹰把羽翼渐丰的小鹰赶出温暖的巢穴,让它们强迫学会飞行。
一是抗挫折性
图:日本小朋友很冷的冬天在室外
比如在很冷的冬天,让小朋友光着膀子一起参加比赛,哪怕孩子冻的哇哇大哭,家长们也是在一边鼓励加油。日本的这种教育就是锻炼小孩的抗寒能力的,时间长了体质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要是中国的家长碰到这种情况,我想一定会跟幼儿园的领导跟老师大吵起来,甚至拼命地。
二是独立性的培养
图:日本王室小公主上学自己背包上学
还有日本的小学生去上学,小学生起床后都是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漱,自己叠被子的,一切收拾好了以后,再跟家长一起吃饭,吃完饭背上书包,父母只是把他们送到门口做个告别,让他们自己乘车去上学,无论自己是多大的背景都一样,从来不多管其它的。
图:日本小朋友独自地铁上学
而且小朋友上学放学都是自己背着书包回来的,从来不用家长帮忙去拿。而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而且还都跑得飞快。日本王室的小公主,也不例外。
中国的正好相反,生怕累着孩子,家长总是代替孩子拿着书包等一些东西。
三是冒险精神
图:日本小朋友在老师的鼓励下跳水
日本的小朋友会经常的组织野外的冒险活动。看过一次日本的纪录片,让小朋友一个接一个的在湍急的河流里跳下去,当然这个河流是浅的,在保证小朋友的安全下跳的。老师在一边给鼓劲,相当一部分小朋友完成的很好,也有的跳下去了,上来是伤心的,可也没有认输的精神,也体现了武士道勇的精神。
中国的小朋友不要说跳水了,哪怕有一个小水潭大人也怕淹着。
四是团队精神
图:参加团体活动
日本人很注重集体生活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即使刚入托的宝宝也要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课间,团体活动都是必须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校园运动会只有团体赛没有个人单项比赛,所以荣誉都是团队的。
图:日本小朋友团体活动
就像上图的这样的团体活动,放到中国家长身上一定会生气的,怕压坏了自己孩子。
五是礼仪与规矩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日本人一般不太注重文化知识和智力的开发,他们主要侧重于对孩子各种规矩的培养。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其他场所,日本孩子都表现的特别重礼仪。
图:日本小朋友礼仪的培养
孩子在幼儿园毕业时也会经历一次像大学毕业一样庄重的仪式,园长、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们都会穿戴正式且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而且各种仪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相伴到终生。
可见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礼仪的灌输,对孩子的修养的打造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礼仪之邦”的确名副其实。
图:日本小朋友有序的过马路
在日本的街头,无论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还是穿梭不息的车流,甚至是路边的垃圾桶,无不代表着日本教育的真谛——规范,严谨和秩序。其实这种规矩的培养是从孩童开始的!
六是学会感恩
图:参加公益活动
参加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培养孩子感恩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大型活动后组织捡垃圾,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这样的意识,从小就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感受社会,学会感恩。
图:捡垃圾
七是做事条理性
图:各种包进行分类
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要妈妈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
书包、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对于包的大小也有规定,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地缝制出来。
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常此以往从小开始锻炼做事的条理性。
八是日本更重视“食育”,提倡细嚼慢咽。
在“食育”中,“丰富的心灵”是重要的一环,它包括“快乐的进食过程”、“感谢的心”和“参与意识”,不仅教孩子正确地吃,还要从吃中体会出感恩、环保和节俭的内涵来。
快乐又充满想象力的童年,从充满爱的便当开始,吃了还想吃,也不愿意浪费。吃饭之前日本人都会说一句“我开动了”,吃完饭之后,会说“谢谢款待”。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
因为日本的教育细节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04
日本的教育也不是完全无缺的,小时候的重重束缚导致长大后种种压力变大,有暴力倾向等等一些问题。
中国的教育是灌输性的,学校和家长都过分重视考试,教育充满了功利性。而每一次考试都会被劝戒分数与你的前途与你的命运紧密相联,尤其是中考和高考。如此教育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而日本的教育则注重天性,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
结语
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做呢?曾国藩曾经说过:“男儿一定要有倔强之气,懦弱无刚是大耻,不可以刚愎自用,但是一定要倔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能退让的一定要退让,大事情不可以退让,小事情不可以坚持。
当然倔强之气不是随便跟家里人发脾气,不是随便的对家里人的无理要求。
伟大领袖毛主席小时候正是因为有了倔强之气,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学新学,离开了闭塞的韶山冲,走向了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才有了他人生历程中第一次转折。走之前还留下一首改写的诗夹在父亲的账簿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也不能说中国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中国的教育的根本就是文化的缺失,导致国人不自信。
中国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要想改变现状不可能只有学校改变,还要有家庭跟社会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希望中国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需要保护也需要经历风吹雨打,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各种困难时,才能很好的独自解决问题。
正如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那样,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