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人过新年一般会在红包里放多少钱?| 日本传统

刚过元旦,中国春节的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想到了春节,我首先想到了红包。

在中国,红包代表了家长一辈对于孩子或者后生的祝福,因此家长对于后生的祝福越多,包的红包也就越多,但是很多孩子十分怕家长说“红包我先帮你收着,等以后你再给你”,其实也是家长怕红包数量太大,过早影响孩子的金钱观,怕孩子瞎花钱,所以中国的红包渐渐的只是流于形式。

而日本人也同样沿袭了中国的这一习惯并且保存至今。

说到日本的正月,许多人会想到要去神社、寺院进行新年首次参拜以及年节菜等有着美好寓意的事物,但是除了这些,当然还有给红包的人,我们绝对不会忘记。

小时候收到红包能十分开心,但是长大了就变成给红包的一方,这就像是一种宿命的轮回一般,需要考虑到金额和对象,每年为此感到麻烦的人应该也是有的。

 关于日本合适的金额和给红包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和中国不大一样的是,日本对于给红包的金额有着自己的标准,没想到红包的数额竟然和年龄有关系,大致应该是“年龄÷2×1000円”。

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他在过年的时候大概能拿到五千日元的红包,相当于不到三百元人民币。

红包原本是把作为供奉给正月时降临世间的年神们的圆形年糕的供品分给小孩子,让他们可以在一年中获得幸福。

在这个起源的基础上,单纯地给予很多钱的话意义就变味了,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中国现在的情况。

在金额的判断时重要的是“包含了什么样的寓意”。

换句话说,希望后生怎么利用这笔钱再决定金额比较好。

比如,对象是稚气未脱的孩童的话,希望他能够在学业上努力,那红包的作用就只能是相当于买文具的费用给他。

如果是买文具的费用的话,超过了一万日元是不是就有些太多了呢?

和金额相对应的,要给谁?

在这个点上,很多人也是很苦恼的。

如果是亲戚都在的场合,不能是只给谁或者是只是不给谁这样,应该是要给全部的人。

如果是个别给予的场合所定的标准便取决于和对象的亲密程度了。

追溯到起源,也是根据关系的亲密度来区分的。

具体的话,就考虑一下和对象一年中将会见面几次。

如果说是一年几次的话,那就是正月、盂兰盆节等,以和祖先有关的活动上见面的次数为基准比较好。

红包也是传递心意、接受心意的交流形式之一。

传递的不只是单纯的东西和金额,这点是许多日本人注意的,这也是日本在红包上做的比中国好的一点。

日本物语

前身为日本战国历史文化社区浪人御所“看日大本营”(2006年创栏)与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APP联合发行。旨在以文化、历史、旅游、教育、匠人等角度,阐述中日之间的差异引发用户思考,促进中国年青人对日本的全新认知,希望能有态度、有深度地传递有用的知识。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