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脱亚入欧”,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同时期的中国,正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艰难境地,“睁眼看世界”的人士为了救亡图存,探索着赶上历史潮流的道路,但屡次碰壁。
泱泱大国尚且如此,其余小国更难逃厄运,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传统的亚洲秩序土崩瓦解,而唯独日本脱颖而出,成为“文明标兵”和大家学习的榜样。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离不开日本这一榜样的指引。
但是,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表面上使日本脱胎换骨,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重构,社会矛盾丛生。而关于日本共产党的百年峥嵘,也是由此引发,该党在致力于让自己的国家走向文明之路。
穷兵黩武,怨声载道
甲午战后,日本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日益加深。农户数量急剧减少,农民变身工人,资本主义产业也相应地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城市人增加,导致对稻米等农产品的需求增多,价格上涨促进了其商品化。
在这种刺激下,稻米播种面积增加了,农具改良了,施用的肥料也增多了,因此总产量也提升了。另一方面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几乎灭绝。而使用这些国内经济作物作为原料的农村手工业、制造业也销声匿迹。
此外,各地的马铃薯、甘薯、苹果、柑橘、桃等的生产激增,并作为商品生产发展起来。由于生丝出口的增加,养蚕业迅速发展。农作物的商品化和商业性质农业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家庭手工业衰落,让农业经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造成了资本主义侵吞农民与农业的局面。
粮食价格上涨,税收的压力加上国家通过酒税、烟税和其他间接税的手段进行剥削,极其严重地损害佃农和贫农的利益,逼迫他们只能卖掉谷物,用薯类等作物充饥。
为了维持生计,许多农村的女性成为纺织女工或者走出家庭,从事其他手工工作,于是出现了贫农与小农的半无产阶级化、上中农的小商品生产化的迹象。
在工厂里,纺织工人、铁路港口工人、煤炭矿工等底层工人也都是贫农阶层,在农村是被压迫的对象,到了城里工厂里仍然是被压迫的对象。
“资本一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沾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家用殖民地的低工资、长时间劳动标准要求这些底层工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永远与劳动人民无关。
天皇政权的帝国主义主张人尽皆知,甲午战争胜利后,除了使日本更加速侵略的步调外,更使国内的资本家看到了缓解国内市场和原料问题的希望。在国内,日本的财阀与资本家极力压榨底层的农民与工人,致使民怨丛生,对外则联合天皇扩张海外殖民地,夺取资源。
资产阶级与上层的政权结合,形成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与垄断资本结合的政体。一再的穷兵黩武,使得日本国内爆发了许多的群众运动及抗争事件。
片山潜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
历史的发展总是离不开重要人物的作用,正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正当日本国内政治趋向反动之时,地球另一端的欧洲工人运动方兴未艾。而将日本国内群众运动与世界工人运动联系起来的关键人物是片山潜。
出身底层的片山潜通过勤工俭学攒够路费后,于1884年赴美继续勤工俭学。在美国更重要的人物是学习知识,经过不断的奋斗之后他进入美国高等学府深造,学习哲学、历史、文学、数学、英语和拉丁语等。
片山潜
在学习期间,他观察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工人运动和社会问题,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1894年,片山潜到英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他的足迹遍布英国的城市和乡村。
而此时,资本论的影响扩大,欧美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在美国期间,片山潜目睹甚至参与了美国工人运动,这一系列的海外经验和田野调查,为片山潜日后回国领导工人运动积累了经验。1895年片山潜回到日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人运动中。
1897年,一群日本社会主义信仰者于东京召开“劳动问题演说会”,是为日本首次以讨论劳动问题为核心的会议,在会中,片山潜以“劳动者团结的必要”为题,发表演说,阐释劳动阶层团结争取权力的必要。
片山潜
参与大会的群众人数高达1200人,在会中提出了成立“劳动组合期成会”,并鼓励工厂工人成立自己的工会。
片山潜还领导创办期刊《劳动世界》,指导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批工会,促使日本建立全国性的工会促进会,这一组织的建立推动了日本工人由分散的组织向大规模的发展。
1898年,片山潜参加和领导了日本铁路系统的罢工运动并取得胜利,鼓舞了铁路工人的斗志,也提高了片山潜的威望,志同道合的人开始向他靠拢,同年,与幸德秋水等人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以研究社会主义思想。
幸德秋水
在对比研究之后,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解决日本当前问题的根本,为了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团队到各地宣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1901年,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社会民主党成立,并在多种报纸上刊登了建党宣言,宣称要废除阶级制度、实施普选法,废除贵族院,裁减军备,废除治安警察法,制定工会法和佃农保护法。
但是,这一高调的举动也引来的政府的围剿,在当天就被定义为非法组织并勒令解散。这一萌芽中的新生政党没有丧失斗志,随即转入地下工作,笔杆是武器,他们撰文写书,宣传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亚洲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日俄战争后,日本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亚洲国家可以打败欧洲国家的事实,一大批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赴日留学,而此时正是共产主义思想在日本传播的时候,中国最先接触到这种思想就是在日本和法国留学的这些进步人士。
日俄战争巨额的军费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牺牲过大导致的民怨沸腾致使更大规模的工人农民运动爆发,从1905年的十几次发展到1908年的百次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片山潜带领重新组建了日本社会党,一年内在日本发展了15个支部并拥有了2000党员。
这些党员渗透到各界继续组织工人运动,当时的日本当局对此相当恐惧,于是采取措施消灭社会党。一时间,党的领导者被捕,与片山潜并肩作战的幸德秋水被处绞刑。不得不说,政府的这一剿杀使得社会党几近瘫痪。
片山潜
经历了恐惧和悲痛的片山潜带领参与力量,继续指挥工人罢工,结果也在行动中被捕,出狱后不得不流亡美国。
可见,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信仰者虽然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但是他们没有找到斗争并实现目标的方法,将希望寄托于工人运动逼迫政府作出让步,盲目相信结社自由,结果屡遭惨败。
片山潜流亡美国后没有停止对日本国内的关注,继续和国内的同胞在暗地里发展力量,守住了日本社会主义的火种。
短暂的日本共产党的“一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新生的共产国际帮助各国发展社会主义力量,一时间,朝鲜、德国、匈牙利和中国都上演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
日本的工农阶级同样开始暴动,1918年富山县要求降低米价和救济贫困的“米骚动”再次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起因是日本政府试图出兵西伯利亚打击俄国革命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恐慌,导致物价上涨,人民开始抢粮运动。
这一由残余社会党人组织的骚动迅速向京都、大阪、神户、名古屋和东京等大城市及全国各地扩展,超过一千万人参与。
“米骚动”事件取得了丰富的政治成果。这一事件使得天皇政府认识到必须让掌握民众的政党来组织政府,而这带有日本式局限性的政党内阁也是由于“米骚动”的力量才得以成立的。
“米骚动”事件也进一步普及了民主主义思想,更重要的是让人民大众认清军队、警察的本质,一方面也让群众领悟到大众行动的力量,最后天皇政府不得不放弃干涉俄国革命。
同时,各地的工人还在争取8小时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劳动环境,承认工会的合法性等方面展开了斗争。
这些运动也有了明确的思想指导性,不再是单纯的强迫政府答应他们的条件,而是提出了要用实现社会主义来实现工农阶级的诉求,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全国性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信众的增加,工人运动等为日本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必要的客观条件,1922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日本共产党成立,意味着日本工人阶级和人民具有了科学的世界观。
这个党的第一要务仍然是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劳动新闻》《无产者新闻》《赤旗》等杂志应运而生。与社会党一样,从一出生开始,日本共产党就遭受打击。
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反战运动倾向在日俄战争前就已经相当明显,九一八事件的第二天,日共就发表了《赤旗》小册子,向群众阐明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并号召国民支持“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不干涉中国”的立场,要求日本军队撤出中国。
后来赤旗报每期都会以具体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坚定不移地反战,此外日共还深入军队内部进行宣传,但这引起了天皇政府的注意。1923年政府以治安警察法对日共进行了第一次剿杀,一大批领导人被捕,使建党初期的日共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1928年3月15日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日共展开了血腥地镇压,并将共产党宣传为类似恐怖组织的反社会阴谋集团,妄图一举扑灭革命火焰,全国许多革命者、共产党员遭到逮捕和迫害。
以无产阶级作家闻名的小林多喜二就是其中一员,但是他们都表现出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在这次事件发生后的三个月,小林多喜二就创作了以这次事件为篇名的中篇小说《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
作为亲历者,他用耳闻目睹和调查来的材料,大胆地揭露了事件的真相,严厉地控诉了政府的暴行,塑造了工人运动的先锋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歌颂他们面对敌人野蛮暴行而威武不屈的革命气概。
《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是小林多喜二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同时也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但是这一充满斗志的青年无产阶级作家最后终究丧命于军刀之下,年仅30岁。
小林多喜二
鲁迅闻讯后曾派去唁电悼念缅怀:“然而无产阶级及其先驱者们,却正用血来冲刷着这界线。小林同志之死,便是其实证之一。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忘却。我们将坚定地沿着小林同志的血路携手前进。”
经历几次大规模的镇压后,日共几乎毁灭,但总有残存的力量在维系火种。1932年特务得知日共在热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政府武装将会议上所有党代表以及共青团员还有相关支持群众全部逮捕,拷打致死。
直到1935年,除了流亡海外的,日共的所有领导人均被逮捕,多数被杀,日共解体。但是流亡海外以及日本国内的普通党员仍然存在,星星之火没有完全熄灭,日本政府将抓获的日本共产党人多数充军被送上前线,这些被送上前线的共产党人在中国再次发挥余热。
小林多喜二
日本的“叛国间谍”与中国抗日战争
在今天的中国东北,有一所小学,以日本人伊田助男命名,取名“伊田小学”,这背后是日本无产阶级战士用生命诠释信念的故事。
1933年春天,在吉林省吉林市大梨树沟,中日双方进行一场遭遇战,当我军战士在收集敌军战死者弹药时,在一处隐秘的松林里发现了一辆满载子弹、发动机被破坏了的日本军车。
在河边发现一具尸体和一张纸条,纸条上用日语写道:“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很想和你们会面,但我被法西斯野兽包围走投无路,我决定自杀。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给贵军,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共产党员伊田助男。”
为了纪念伊田助男,抗日游击军和当地村名将伊田助男遗体与抗日战士合葬,并将当地小学改名“伊田小学”。伊田就是被日本政府抓获并充军的共产党员之一,但是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反战信念已经融进血液,直至献身。
尾崎秀实,同样是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他原是《朝日新闻》常驻上海的特派员,在上海结识了当时中国包括鲁迅、成仿吾在内的许多左翼人士,并深受他们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借工作之便搜集情报,提供给前方的抗日军队。
1937年,尾崎秀实成为近卫文麿首相的顾问兼私人秘书,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机密文件,在任期间,他把自己掌握的有关日本对华战争的动向,通过在上海并且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本人士中西功发往延安,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尾崎秀实
此外,他还与苏共党员、德国人佐尔格合作,将日本在华作战内情通过佐尔格向斯大林传达。没能等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尾崎秀实和佐尔格身份暴露,被秘密绞死。
在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盛行的日本,日本共产党仿佛一股“清流”,与广大劳动人民为伍,独树一帜,锲而不舍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地用行动实践理想。如果说,明治维新是日本跻身文明国家行列的关键,那么日本共产党则代表了文明的方向。
明治维新
如今,日本共产党仍在为工人阶级发声,是日本的第四大党,重生于1945年,追溯党史,也称得上是日本现存党中历史最悠久的党,是日本左翼的代表。
在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背景下,日本共产党反战、反殖民、反霸权的主张,无疑给担忧日本军国主义复苏的人士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