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政府公布2018年自杀人数,到底为什么每年那么多日本人会选择自杀

   估计大家都知道日本不但是经济强国也是一个自杀大国,在这个地球上日本人爱自杀,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可你知道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自杀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通常将自杀认为是“自渎行为”,而在日本文化体系中,自杀不但合法,而且习以为常。很多专家将其归咎为日本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实际上,这和日本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谈到日本文化,可以说师出中国但已经完全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也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化大国。日本的文化输出不仅局限在当下大受追捧的动漫行业,以川端康成、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为代表的日本作家,也将日本文学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在这些代表日本文化的日本文学作品当中多带着一种奇妙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惆怅感”,其实这并不是为了达到文学目的而用的描写手段,在日本文化中,有种扎根很深的理念,叫做“物哀”。

    “物哀”出自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宣居长著作《源氏物语》注释书。该理论说白了就是看什么都得触动,带一点真情,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朵花很漂亮,多从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然而日本人则看在眼里,用心去理解,与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日本人发出“真是一朵美丽的花啊!”这样的感叹,实则是出自内心的。

      然而,“寓情于物”的理论并非日本人的独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思想早在魏晋时期就俨然出现了。但是,中国与日本的不同,导致类似的理念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而且多灾多难。而且日本作为东亚国家多少会带有有些迷信色彩,认为这些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是上天的惩罚。因此时间一长,日本人就有了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认为下一秒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日本民众大多怀有一种悲观的感情,而这种情感是渗透到日本社会和文化发展方方面面的,自然也就影响到了“物哀”理论。后来,日本人的“物哀”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死观,即日本人认为绝美只能存在于一瞬间,所有的诞生最终都将走向毁灭。这种思想直接使日本人产生了一种几乎病态的审美观,比如说日本有句名言“人像武士,花像樱花”,因为樱花完全没有个性,一朵朵色彩淡淡,形状相同的花,要看就看一片,很少有人拿一朵来欣赏。而最微妙的是,樱花一开俱开,一散俱散,和武士道一荣俱荣,一焚俱焚的集团意识如出一辙——有一种集体死亡之美。”

    而佛教在通过中国传入日本后,由于和日本贵族和武士阶层的融合使日本人对佛教文化非常推崇,他们认为人死后并不会消亡,而是遁入轮回。因此,日本人渐渐接受了死亡,并不像常人一样对此感到畏惧了。

     当然,这种文化思想也一度遭到利用,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就将“物哀”的献身精神与“皇道”思想结合在一块,鼓吹“为天皇捐躯是极其荣耀的事情”。因此,大批日本青年为一场不可能的战争前赴后继,就连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都忍不住吐槽“日本人是人类历史上最变态的”。然而,这种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甚至是匪夷所思的行为,就像我们中国熟知的“三从四德”一样,在他们的文化中,也仅仅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罢了。

     这种“以自杀而保留人生最完美时刻”的文化理念,彻底扎根在了日本社会之中。为此,日本人非常热衷于自杀。自杀率连年居高不下,甚至每天平均就有70人自杀而亡,日本人会选择在各种各样的场所中结束生命,甚至出现了“自杀圣地”。日本青年人非常担心衰老,经常表达出对老年的憎恶与恐惧。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著名的日本作家均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刻选择自杀,这也正印证了之前的观点,日本人用自杀并非是为了逃避,而是永远“生活在人生巅峰”。

就在前两天日本政府刚刚公布了2018年的自杀人数:

在2018年全日本共有20598人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别样日本编辑;东京小马哥

版权说明:整理自网络,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平台商务合作微信:chuankou01;日货咨询微信:bieyangriben2

大阪道顿堀最大最全的二手奢侈品店,购物赠礼物哦!

· 别样日本 ·

专为您打造的日本综合服务平台 

平台客服微信:chuankou01

日货咨询微信:bieyangriben3

日本资讯✔ 日本药妆✔  日本时尚✔
  日本旅游✔ 日本母婴✔日本体检就医✔
 

日本代购✔ 日本民宿✔ 品牌推广✔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