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等,等一个不确定的你
来了就别走了
“毒可乐”随机杀人事件
微信公众号:诡匠(guijiang96)
喜欢喝碳酸饮料的人,大概都有注意过比如说可乐,包装就分为玻璃瓶、塑料瓶、还有易拉罐。就拿我自己来说,相对于另外两种包装的可乐,更加偏爱玻璃瓶,虽然装的东西都一样,但是喝起来感觉还是不同。
一直以来都觉得易拉罐装的碳酸饮料,喝得出来有一股“罐子味”—-那是铝罐以及其上涂抹的内膜的味道。铝罐既有怪味,又不像玻璃瓶般可以回收再利用,最大好处大概就是轻了点,那么,到底为什么厂商和消费者都很喜欢这样的设计呢?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看到了1977年日本发生的“氰化钠毒可乐随机杀人事件”之后,终于了解为什么了──原来,就连看似密不透风的玻璃瓶,也能够轻易地在其中下毒啊。
01.第一个中招的高中生
1977年1月4日凌晨,16岁的桧垣明君和五个同事在东京品川站下车。他们路过了一个电话亭,其中一人发现电话亭里有一枚10元日币,以及一瓶放在地上的可乐。
“太幸运了!捡到了十元和一瓶可乐” ──发现可乐的人可乐递给了桧垣明君。
六人回到宿舍后,约定洗好澡之后在娱乐室碰面,一边喝酒聊天。还不到法定饮酒年龄的桧垣明君,打开了那瓶可乐,仰头就是一口。
“这可乐坏掉了!”才喝了一口,桧垣明君就意识到可乐不大对劲,立刻吐了出来,并赶快用自来水漱口。
但不幸的是,他已经喝下足够致死的剂量,数分钟之后便意识不清地倒在地上。
尽管救护车很快地就将他送到了北品川综合医院,医院也火速地进行了气管切开术与洗胃等紧急救护措施,桧垣明君仍在早上7点30分的时候死亡。
16岁的桧垣明君,是京都洛东高中的一年级学生,父亲是新大阪站的员工。因此,当桧垣明君想要利用寒假打工时,他就到了父亲任职的国铁,在由新大阪开往东京的“回声号”列车上担任工读生。这班由大阪到东京的列车,本应是桧垣踏出职场的第一步,谁知道却沦为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
一个男高中生发生了这样的事件,东京的警察自然万分紧张。案发现场的高轮警察署与警视厅搜查一课的警官,立刻到宿舍查验。鉴定的结果,确认就是路边捡到的这瓶可乐中被加入了氰化钠。
然而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毒可乐事件」的序幕开场。
02.第二个被害者,路上的前科犯
在桧垣明君急救无效过世之后的45分钟,距离他捡到致命可乐约600公尺远的人行道上,有民众发现了一名穿着灰色衣服的中年男性倒在路上。
尽管被人尽快送到了医院,但依然回天乏术。一开始,警方从他身后遗留的物品:25元的现金、一个单肩背包,和一条毛巾中,推断此人是因天气过于寒冷而冻死在路上。没想到,遗体解剖的结果,竟然检验出氰化钠!
这下不得了。而且警方刚好也发现了遗体附近有吐出可乐的痕迹。
随着这个痕迹,在约100公尺远的路灯柱下发现了一个空的可乐瓶,连续两起中毒事件的发生,这已经不能算是巧合了,很明显,这是有人蓄意在可乐中下毒的连续杀人案件。
那么,这是特别针对两名受害者的行动,还是完全随机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呢?警方开始着手清查第二被害者的身分。
最后,从指纹查出此次的被害者原籍山口县下关市,名为菅原博。
46岁的他,本来在原籍地从事林业,但因为窃盗罪两次被捕,之后又因涉入诈欺罪而逃亡,已经销声匿迹了13年之久。
03.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第三人
有了这两次的经验,警方不敢大意。立刻组成了约200人的行动队,在周边进行搜索。他们立刻在附近另一部公共电话前面,发现一瓶可疑的可乐。
令人吓出一身冷汗的是,早在警方发现这瓶可乐之前,已经有个住在附近的国三生看到这瓶可乐了。万幸的是,他想先去办点事,回家前再来拿这瓶可乐── 当他办完事情回来,发现「当事可乐」已经被警察团团包围的景象,想必吓出一身冷汗吧。
高轮署管辖的这一带,接二连三地冒出毒可乐来,警方便以此地做为中心继续之后的搜查。透过对三个潜在受害者的调查,警方初步已经判断这是无差别杀人事件,因而难以从受害者的人际关系网中寻得嫌犯。那么接下来就是清查可以得到毒物的对象了。
然而不巧的是,尽管氰化钠是剧毒,但它同时也是镀金工厂不可或缺的药品。正巧沿着犯罪现场的品川到川崎这一带,满街都是镀金工厂。
换言之,氰化钠对凶手来说根本就是唾手可得的物品。
针对指纹与可乐瓶的搜查也一一进入了死胡同。事件就这样,在找不到物证、无法锁定犯人、连犯案动机与具体犯行经过都完全不明朗的状态下,成为隐藏在历史之中的谜案。
话说回来,到底为什么当时的这些人看到路边的可乐都能很放心的喝下去呢?翻阅众多资料,偏偏这一点没有得到什么样的解释。只能说当时的东京一带,或许是个出乎意料民风纯朴的地方吧!
// 事件余波:大阪的受害者与谜之毒巧克力 //
在搜查没有什么进展的情况下,一个月后在大阪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态–出现了毒可乐的第三个受害者:在运输公司担任司机的39岁男性。
他在出勤的途中到自动贩卖机买烟,然后顺手拿了被放在贩卖机机顶的可乐。同事劝告他东京才刚刚发生毒可乐事件,这玩意别喝比较好,但死者说 “只喝一口没关系吧。”
他喝完不久,就开始觉得恶心,感到双手麻木,同事急忙叫了救护车。在病床上,他告诉同事还看到另一瓶可疑的可乐。经警方检验,这些可乐和引发东京骚动的可乐,都含有剧毒的氰化钠。
在受害男性返家休养的隔日,警方上门想要询问他相关的问题。没想到却发现该名男性自杀的遗体。没有留下遗书,但其妻说,丈夫为了自己的愚蠢引发如此骚动感到相当羞耻。
但是,有糟糕到需要自杀的程度吗?
由于这样不平常的举动,使得该名男性就是犯人的说法也浮上台面。关于他的各项行动也被一一检证,并找到一些确实令人心生怀疑的行动:比如说,明明知道东京随机毒可乐事件,在路边捡到的可乐,却又执意喝下肚?又比如说,其实没有人真的看到他喝下可乐。
再来是,据称送医时,该男性是可以自己走到诊疗室,而血压与脉搏并无异常的情况。就医师的诊断,似乎也没有中毒的迹象。
尽管有种种可疑迹证,但警方却也找不到该名男性就是犯人的确实证据。也许他确实没有中毒,只是怀疑自己中毒,后来发现弄错了,觉得颜面无光,而在脸皮特别薄的状况之下,决定告别人世?然而究竟为何原因,也不得而知了。
就在此时,东京的八重洲地下街发现了一批毒巧克力,总计四十箱。
上面以橡皮戳章盖着以片假名写着“这是对骄傲的丑陋日本人降下天诛”这样一句话。
警察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甚至无法确定该批毒巧克力与毒可乐之间是否存在着关联—-是同一个犯人,又或者是模仿犯的手笔?
事件就在什么都不明朗的状况下,默默的结束了。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消费者只好开始用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最简单的就是从此不喝玻璃瓶装的饮料了。
以此为契机,自动贩卖机中越来越少出现原本是主流的可回收玻璃瓶的包装可乐,本着“打开后不可恢复”的原理,改而开始流行起易拉罐。带有油膜味的罐装饮料,终于以安全性击败了相较之下更环保也更美味的玻璃瓶。
此外,这件「毒可乐事件」对日本社会还有着更深层的影响:
由于犯人的动机不明,既非想要勒索,好像也不是想要报复,因此出现了“说不定是喜欢看到世间因为自己的行为骚动难安,而感到愉快吧?”这样的说法。
也就是说,犯罪本身就是目的,根据这样的思路,提出了「愉快犯」的概念,即随机杀人犯。
日本投毒案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之后便在也没有出现过上述的案件。
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下我国有没有类似的案件发生,结果,还真有…
// 12岁女童投毒杀人:买老鼠药放进可乐 //
在2015年,湖南省衡阳县界牌镇发生一起小学生中毒事件,造成汤某霞、汤某林姐妹二人身亡。
而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小雯,与死者相熟。
当时有媒体报道,当地流传着2种说法:
一是小霞、小林姐妹因不堪饥饿,吃下垃圾堆里的食物中毒身亡;
二是小姐妹被两名男子哄到山里,喝下有毒可乐中毒身亡。
后来根据警方取证调查及小雯本人供述,两种说法都是小雯编造的谎言。
3个孩子本是同班同学,都是出生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爸妈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只能交给高龄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
因为一些小孩子的琐事而闹了别扭,小雯怀恨在心。隔天小雯买了耗子药和可乐,混成毒可乐后,给小霞和小林喝了下去,结果双双死亡。
小孩子嘛,上一秒在吵架,下一秒就好了,所以小霞和小林并没有任何防备就喝了下去,而小雯,估计都还不懂什么叫“谋杀”,只知道耗子吃了那个东西会不见,可能对死也没有任何的概念。
一定程度上而言,和小雯一样,农村留守儿童中一些孩子也面临着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沟通交流的尴尬境况。他们比其他的孩子,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心理关怀和疏导。
如果曾有人倾听、纾解过小雯内心发酵的怨恨,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许就不会发酵成危险的情绪和行动。如果曾有人发现她书包里放了多天的鼠药,尚未实施的危险行动,或许就会被遏止。
最后,扣一下主题:来路不明的饮品,千万不要喝。现在路上摆着的不明饮品应该很少有人去碰,都怕不干净。
所以着重要说的是在公共场所,酒吧或者有陌生人的饭局上。离开再回来后的饮品就直接倒掉,重新再要吧。
酒水下药的案件,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日本17岁女学生被禁锢轮歼后,用水泥灌入尸体,泯灭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