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上学或者是去日本旅游的朋友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里的三大姑八大姨或者朋友同学总会让回国的时候捎上一些药品。
比如说这个:
再比如说这个:
又或者是这个:
噢还有这个:
想必不少的朋友对上面所述药品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在中国有所口碑的日本汉方药。
小编曾在日本上学的时也受亲戚朋友之托带了好些药回来。交给他们之前我会顺便翻译服用说明,贴上标注了剂量和次数的便利签。
有时查查说明书的配方成分一栏,发现经常会有桂皮、黄芪、茴香等等中医药材。
是不是觉得自己瞬间看懂日语?
其实,这些药都被叫做“汉方药”,而日本的汉方药最早就来源于咱们中国,“汉方医学”是以中医为基础在日本发展起来的传统草药医学。
在《日本药局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一项比较研究中发现,244类中药用植物中,94.6%为同属同种或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品种,可以说中药和汉方药的生物植物来源总体是一致的。
明明日本汉方医学基于中医,但是为什么购买日本汉方药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多了?甚至于在世界市场上独占半壁江山?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中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关于终于中药最早的记载是在甲骨文著书《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这也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
在公元4世纪左右,朝鲜新罗的金武氏将中医学带到日本,中医通过朝鲜半岛传入到日本。
隋唐时期,日本的推古天皇推崇并大力学习中国社会制度和文化,前后多次派遣了遣隋使和遣唐使。日本大使回国时还一并带回了宫廷药局所制的中药和两本重要的医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进入明清时期,即日本的江户时代,掀起了中医学的学术热潮,也是汉方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日本形成了正式的汉方医学。
而到了日本的明治时期,经历过1895年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了“脱亚入欧”之路,全盘西化,极力崇尚西方文化。传统的汉方医学遭到取缔,主流转向了西方医学。
在20世纪的6、70年代,是日本汉方重新走向复兴的时期。日本步入老龄化,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杂病越来越多,汉方优势渐显,日本政府正式将汉方药中的中药材纳入医保对象,“汉方医学”逐渐由民间走入各大医院的病房,并迅速得到推广。
从唐朝以来,日本一直在学习传统中医之精髓,并经过长期的发展结合本国特色,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方药文化。
那在当今日本汉方药的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得到日本健康保险承认的中药已达200余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日本80余所医科大学及综合大学医学部均在开设了汉方医学,并且是所有医学院的必修科目。
日本各大学医学部与医科大学汉方医学教育的年别变化
15所日本医学高校汉方医学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安排
汉方药同时也得到了日本民众的认可,无论是在普通的药局还是药妆店,都占据着C位。
为什么汉方药风靡日本,且在世界也占据了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呢?
首先,日本非常重视对汉方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在日本国外进行专利的申请。
其次,十分重视汉方药的研发和创新。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制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其研发费用占整个国家投入的80%。
然后,建立了完善的汉方药生产质量管制体系。政府颁布了《一般用汉方制剂承认基准》,对每一个处方都明确了其配方、用法用量及功能主治。还制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汉方GMP》,成为日本汉方药制剂生产实施的标准,保证了汉方药的高品质。
最后,日本汉方药在剂型上多以颗粒剂为主,甚至可以不需要水送服而直接口服,克服了传统中药的粗糙外观和苦涩口感。
解密罢日本的汉方发展史和繁荣之因,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汉方药的源头——中药的发展现状吧。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其中,中国仅占5%左右,约5.8亿美元。在极为有限的出口额中,绝大多数还是原料初级品。
我国有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1万多类中医药古籍,丰富的中药资源,近10万种中药方剂。但同时,中药企业众多而品质良莠不齐,中药质量标准不健全,制药技术及设备落后,停留在中医药材出口……我国是中医药大国,但却并不是强国。
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化生产、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确保安全和疗效……借鉴源于中医的日本汉方发展经验,或许对拥有数千年历史却正面临着“喧宾夺主”境地的中医,在振兴之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