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难寻超宽松货币政策“出口”

日本央行19日宣布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盘点”结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宽松力度,并调整相关政策以增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弹性和可持续性。

尽管这一结果让担心货币政策方向改变的市场投资者松了口气,但不少经济学家担心,日本恐怕将很难退出“长期服役”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2013年,黑田东彦出任日本央行行长,全面改革日本货币政策框架,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八年来,日本步入负利率时代,但远未实现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同时,由于在市场持续买入金融资产,央行已俨然成为日本股市“最大股东”,导致价格形成机制严重扭曲,出现经济越不景气,股市越繁荣的现象。

正因如此,外界对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种种副作用的指责和忧虑一直不绝于耳。这也是日本央行去年12月决定重新检视超宽松货币政策,探讨更有效、更可持续政策手段的初衷。

不过,检视的结果并没有改变现状。黑田东彦19日重申,目前讨论超宽松政策退出为时尚早。央行当天发布的声明表示,原则上继续坚持固定利率,维持短期利率在负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同时,央行决定,在运营层面,将长期利率变动幅度由此前的正负0.2%扩展至正负0.25%,增加利率弹性,扩大金融机构获益空间。

声明还表示,央行将维持每年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上限为12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8日元)不变,取消每年大致购买约6万亿日元的年度目标,采取股价高时暂停购买、市场动荡时积极买入的弹性操作。

此外,央行还将建立“促进贷款附加利率制度”,对金融机构存放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支付一定的与短期利率联动的奖励性利息,以便在日元突然升值等必要情况下能灵活降低利率。有分析认为,这将使央行得以继续深挖负利率空间。

黑田东彦直言,本次政策调整旨在增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弹性和可持续性。他表示,为达成2%的通胀目标,央行将坚持不懈地实施强有力的宽松政策。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绑定2%的通胀目标,在各种结构性问题无解、经济迟迟难以走出通缩的局面下,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

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跌0.4%,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

来源/新华社

编辑/樊宏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