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英语情报局最近有一期话题引起了我的注意。
Kevin善于做跨文化对比研究,尤其擅长中西方文化对比,而Kevin自己也学习过韩语,因此他关注了AsianBoss的一个视频“韩国人可不可以在日常对话中完全不使用外来词”。
答案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韩语已经被外来语所占领,达到了不用外来语就说不了话的程度。
那么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和中国,是否能够幸免于所谓“外来语的侵略”呢?
什么是日语中的外来语?
日语中有许多从外国(主要是欧美国家)吸收进来的词语,这些词语叫作外来语。
直白来说,广义上来说,外来语是指在日语中使用的来源于外国语言的词汇,但狭义上的外来语则是指来源于欧美国家语言的词汇,并且统一用片假名来表示。
古代中国传到日本的汉字和汉语词汇不算做外来语范畴。
大家知道,日语本身发音就少,在表达欧美语言词汇的时候,发音会显得十分古怪,基本上很难从读音听出原词汇,再加上外来语在日语语言体系所占比例逐步增加,背起来的时候可以说是既毁英语又难记牢。
原有词汇不能满足表达的功用吗?
日语在原始时期被称为“倭语”,这个时候只有读音,没有书写方式,公元二世纪受到了汉语文化圈的影响,依照汉字创造出假名,并大量采用汉字,而后明治维新至今又受到了西洋文化圈的影响,涌入了大量的外来语。
像日语这样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这三种的文字符号记载的语言,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了。
但是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许多所谓外来语,你究其根本的意思,你会发现日语中就有着完全可以对照上意思的词汇,为何原有词汇被抛弃不用,而用外来语,真的是原有的词汇不能满足表达的功用吗?
或者说是有着浓厚的“喜新厌旧”心理?
这都是不全面的说法。
外来语能够使得语言丰富、精确
当原有的词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会有更多的新词被使用,并不断发展,在这颗参天大树上茁壮成长。
日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实有着自身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饱受诟病的暧昧以及日语词汇本身单调不足等都是限制日语发展的问题。
例如外来语「ファン」(fan)的使用。
说起来「ファン」你可以找到日语中对应的词汇「扇風機」,但是现如今「扇風機」基本已经很少从普通人的嘴里听到了。
主要是因为「ファン」不光是拥有风扇这一个意思,还有“狂热爱好者”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粉丝”。
(ps:其实粉丝这个词就是fans的意思,是汉语使用外来语的情况)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外来语都比日语表达的含义广泛,比如说「キャンセル」(cancel,取消)一般用在取消酒店、航班的等预约或合同,但如果使用「取り消し」的话,就说明范围更加宽泛了。
还有同样是指速度,Tempo指的是节奏速度,speed指的是行驶速度,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日语会采用两个都用片假名的方式来完善日语的精确度,以弥补语言过于暧昧的缺点。
离不开外来语主要是受西方影响
也有不少日本人说,生活中也有必须使用外来语的情况啊!
「ギター」(吉他)难道不用「ギター」表示,难道要用“西方的六弦琴”来表示吗?
Kevin也说过,如果咖啡不用咖啡表示,难道要用“西方进口的提神醒脑的豆豆”来表示吗?
这样将会给日常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可见即便是中文自我价值体系如此完善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外来语也能正常交流,但是也完全避免不了去使用外来语。
比如沙拉、沙发、幽默、瓦特等等都是西方发明或者创造的概念,然后影响了韩国、日本,甚至是中国。
我的一些想法
在现代日语中,和语约33%,汉语约49%,外来语(混种语和英语)约有18%。
日语词典中记载约二十四万个日语词汇,这样说,拥有四万多外来语词汇的外来语,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并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攀升中,并且波及各行各业,日语的正统地位是否会受到威胁呢?
侵略也好,占领也罢,这些二元对立思维不太适用于语言。
我们现在身处地球村,这个世界早已经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了,语言更不例外,中国和日本离不开欧美的“咖啡”,难道欧美就离得开中国的“风水”和日本的“忍者”吗?
外来语的范围其实对于任何语言都一样,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也许现在日本很有可能也像韩国那样离不开“外来语”就没法说话,将来甚至也有可能将许许多多的和制汉字请进“古典名著”成为历史,使用汉字检索可能就会变成单纯的趣味,或者沦为文字游戏。
但是大家要明白,玉音放送的时候,其实“鹤音”是需要人翻译普通日本人才能够听懂的,因为“鹤音”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汉字和古日语的用法。
我们享受了语言“取长补短”的方便与快捷,也就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变化与成长,古语或者古词不再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的时候,它也就该去博物馆领“退休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