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福冈市虽然偏科严重,但作为古日本的大门,沟通上的优势帮它成长

马桶盖会唱歌,是因为缺水

在早先的日本旅游中,有一个词会被经常提及,那就是智能马桶盖。当人们知道自己在完成每天的功课时,可以不再让屁股温度迎合马桶圈温度,可以把手纸留给其他用途,这种震撼感可想而知。当然现在随着智能马桶盖在国内装修中的应用扩大,这个词在日本旅行里的出现频率也就变低了。

但是大家在日本使用智能马桶时往往会忽略一点,那就是除了加热,冲洗、烘干以外,它还有一个音乐播放的功能。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在厕所原地蹦迪的,这个名为“音姬”的作用是用模拟水流的背景音乐声来盖过自己方便时产生的声音。据说之前许多日本人使用公厕时,并不希望自己发出的声音被周围人听到,所以连续不断冲水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忍受不了一个人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音姬”也就诞生了。

据说“音姬”的祖籍是在九州的福冈,这是一个面向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港口城市。

她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福冈水资源最紧张的时候,1978年整个福冈都市圈甚至有整一年时间都处于缺水状态之中。

缺水的福冈,和靠海的福冈,是同一个福冈

或许大家会惊讶福冈市作为一个沿海城市,竟然也有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其实这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个例,反倒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说同在亚洲新加坡也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甚至有过感慨:“每一项政策都可能因为水资源问题让我们屈膝。”

缺水的特大城市都有基本的简历,地少河短没大湖的情况下它们的人口还在野蛮增长。

福冈市也是如此,虽然城市规模不如新加坡,但怎么着人也是九州第一大城市,在仅仅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156万人。而且如果论岁数的话,福冈市怎么也得算是爷爷辈了。数千年来福冈作为古代日本的大门,大陆的知识技术、文化制度以及最要紧的元素——人很多时候都会选择这个古名博多的地方进入日本列岛。

九州

福冈市没有大河大湖,还是个偏科生

如果把城市当成一个学生的话,那么福冈绝对是一个偏科生,与其说它像勒布朗一样是六边形战士,倒不如说他更像科沃尔这样的特型球员。

当你对福冈的地图做全面审视时,你会发现它位于背振山地和三郡山地之间的福冈平原上,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经过。

福冈县地形

即使把地图放大,你也只会尴尬的发现全长34公里的那珂川是算是流经福冈市区较长的河流了。但别以为有河就会有淡水,因为像这种径流短小又注入大海的河流,河口会面临一个海水倒灌的问题。而九州又是一个台风多发的地区,当台风和天文大潮叠加时,这种海水侵入河道的现象就会更严重。所以这条并不长的那珂川并不能成为支撑福冈发展的水源地。

细流支撑起来的福冈市

直到战国时代,现在福冈的中心仍然是大海的领地。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开始于江户时代,虽然这种向海借地的行为有效扩大了狭窄的福冈平原,但这些曾经是大海和沿岸湿地的地方既是新的生存空间,也是暴雨时排水不佳的水上公园。当历史遗留问题和海水倒灌的问题合在一起时,福冈的用水难度无疑又被拉高了。

在古代,河流既是人类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水上高速公路,缺乏水网的福冈似乎在九州腹地的交通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更关键的是,没有大河也就意味着泥沙没有顺风车可以搭,自然也就缺乏广阔的冲积平原。所以其实古代福冈周围的人在担心水资源之前,面临着一个更艰难的问题,那就是吃。因为没有大型冲积平原,福冈没有太多合适种田的地方;因为没有密布的河网,他们又缺乏稳定的灌溉水源。这就是为何在普遍认知中,大型城市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大型河流,比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比如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可偏偏九州大佬福冈说我命由我不由河。

Related Post

除了饥荒和洪水,福冈还是古代日本少有遭遇过外敌入侵的倒霉孩子

即使之前我们说了福冈在江户时代大规模填海造陆,但是当排水不佳和台风频繁两个条件凑到一起时,农田旁边就算挂满了晴天娃娃可能也逃不过被洪水冲脸的命运。当这种抗风险能力低下的情况遇到特殊灾害时就会变成真正的大危机,发生在18世纪前期的享保饥荒就是因为西国遭遇了空前的虫灾,而福冈藩正是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光是在博多就有超过6000人因为灾情饿死。

假如我们把饥荒和洪水当做外来力量的话,那么日本绝大多数地方都遭遇过两者的侵袭。但是放眼整个日本本土,直到二战前,真正遭遇到战争威胁的也就只有福冈县。

它的地形条件不足以保障它免于入侵。当忽必烈带着雄心向东眺望时,蒙古大军也就乘风破浪的向着博多湾挺近,这可能是日本在二战大结局前最大的国家危机。不过历史有时候总是喜欢开玩笑,台风这个频繁摧残福冈的主力军,这时候竟然成为了福冈的守护神。

没有径流大的河流,没有广阔的冲击平原,台风洪水频繁造访,在古代日本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亚洲大陆的情况下,福冈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还面临着日本其他地区少有的军事威胁,这些都是福冈所有的恶劣条件,换言之,福冈市作为一个城市的基础并不是很好,甚至于它安身立命的福冈平原再往南一点还有一个筑紫平原,不仅平原面积更大,还有径流量更大的筑后川和矢部川流经。

福冈县地形

福冈市是古代日本的大门

即使如此,缺水缺粮还危险的福冈还是站到了九州舞台的中心,甚至是日本舞台的中心,这都是因为它在一件事情上天赋出众。我们在之前说过,福冈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日本对外交流的窗口。因为它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在交通并不发达,航海风险和航海距离呈正相关的时候,它是很多来自大陆的人到日本的第一站,这里面既有距离上的原因,也有洋流季风上的原因。虽然日本历史中的邪马台具体位置还有争议,但是普遍认为日本最早的文明中有属于九州或者说属于福冈的一部分。

而日本的历史其实是一种不断吸纳外来先进文明同时,适度进行本土化改造的文明输入史,既然是大门常打开,那么这扇门开在哪里,那里必然也就是人流汇聚的地方,这其中最重要的象征就是遣唐使。

遣唐使路线

所有从中国大陆,从朝鲜半岛而来的客人,当他们的船驶入博多湾时,日本的土地将第一次出现在眼前。当他们在福冈靠岸以后,他们可能会选择留在这块土地,或者向东跨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丰后水道后继续在向日本的腹地前进。在人不断移动的过程中,文化也就在不断传播,这是一张从亚洲大陆一直画到日本列岛的文化交流网。而对于日本来说这张网的中心就位于福冈。这也是在明治维新之前,即使福冈有着众多在农业经济时代并不利于发展的条件,它还是成为了西日本核心区域的原因。

即使不再是日本的大门,福冈市的交流优势仍然没有消失

当时间线推移到江户时代时,福冈日本大门的地位已经逐渐消失。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中,人流向着特大城市比如说东京汇聚。这时候文化交流网的中心不再是那个僻居西南的福冈了,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是政权文化核心的江户彻底成为了文化交流网络的关键点。而曾经的大门前因为少有人经过,不仅交流中心轴的地位不再,甚至于和整个交流网也愈发分离。但值得庆幸的是,文明的发展最终又反哺了福冈。九州新干线的开通,交通成本的降低,使得人的流动更加频繁,而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加强之后,福冈又因为悠久的历史迎来了一波波的游客,此时的福冈再次回到了文化交流网之中,而文明的进步也使得福冈在农业经济时代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逐步下降。

连接彼此的铁路

所以福冈虽然天赋平平,但是在沟通上的闪闪发光,让它能够抹去所有的不利条件而成长,即使时代变化夺走了福冈文化交流网中心的地位,它的沟通优势也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反倒是这个偏科生在文明进步的帮助下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弱势项目。比如说缺水它就开源和节流并举,一边翻山越岭从筑后川调水,一边让“音姬”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有趣工具来减少浪费。在不断保留优点,改善缺点的过程中,福冈也就继续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福冈市是福冈县的县厅所在地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