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茶道文化经久不衰,日本人原来喝的是“灵魂”

茶道,是中国宋代兴盛的末茶点茶游戏。

在镰仓时代(1185~1333)传到日本,并逐渐本土化。

到了室町时代中期,足利幕府将军义政的时代,一休禅师的弟子“村田珠光”在修业期间悟出茶道与佛法之间的联系。

即佛法诸像也可从日常茶饭中的茶汤作法中求得,参悟茶禅一味。

从而将茶汤改为“茶之汤”,这是日本茶道的开始。

从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可知,茶与“道”字相关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十五世纪茶人村田珠光的《心の文》中。

另外,传为千利休的“秘传书”的《南方录》中即有“茶道”一词:“茶道必守神”

指出茶道有其灵魂,即便自己死去,也必须“守住茶道的灵魂”

到了明治时期,相继出现了《茶道ノ源意》、《茶道为国辩》等文章,开始视茶道为一种文化。

然而,当时一般都称茶道为“茶之汤”,即便“家元”自己,也都惯用“茶之汤”的名称。

明治时代以后,虽有“茶道”取代“茶之汤”之势,英文也直接使用音译“sado”,很少使用“tea-ceremony”。

但是,“茶之汤”一词并没有消亡,至今仍被使用。

特别是在涉及茶道历史、道具和某些具体的文化内涵等时,反而似乎多用“茶之汤”。

日本茶道追求精神上的“一心”,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

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

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

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

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在茶道的学习中,磨练自己的心性是最重要的。

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

“和”指在茶道的世界里,人人平等,要互相认可,彼此尊让。

“敬”是茶会主客双方的相互尊重。

“清”包含了茶室内外环境、清洁,心灵的清净。

“寂”即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不动之心境。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

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

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有种枯槁之状。

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

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

茶道的开始和结束,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

从茶师到茶客到茶具到挂轴到插花,均以静为旨。

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味动美。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升华与洗涤。

也许会有人说把茶道搞得这么复杂,完全违背了茶道所提倡的简朴素净的心境。

其实不然,茶道文化之中,恰恰是复杂的操作更能体现茶道的“和、敬、清、寂”

处于乱世而心不动,立于危墙而身不燥,茶道所体现出的“淡然处之”恰恰吻合了其复杂的形式。

毋庸置疑的是,茶道拥有自己的灵魂。

而茶道研修正正是自己的灵魂与茶道的灵魂进行一次邂逅的契机。

茶道,一人品,众心静。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和我们的知日圈App,并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标的添加方法,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读者,我们需要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们一所悬命的动力!

 

别忘了点“在看”哟↓↓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