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他国总是有一种刻板的想象,比如对美国,就是灯塔,自由繁荣,平民文化,激烈竞争,贫富分化,对于欧洲就是文艺、高雅,考究、福利社会,社会平等。对于非洲可能就是贫穷战乱,野性部落,对于阿拉伯就是宗教极端、原教旨主义暴力,族群冲突,对于拉美则是热情、躁动、军事政变和左派激情。
对于日本,我们的想象就比较复杂,这个始终不对历史道歉的国家,让我们觉得讨厌,但这个近代以来快速崛起,二战被打趴下就迅速繁荣,又让我们敬佩,工业、技术、教育和科学(诺贝尔奖很多)都非发达,文化(动漫、电影,甚至还有A–V)也让全世界着迷。国民的素质,整洁的环境,礼貌待人的微笑,负责人的态度,也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但是最近十年来,日本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形象:一个是停滞的20年的概念在流行,日本在90年代地产破灭之后,GDP从世界第二跌落第三,而且与美国、中国的差距不断拉大,经济长期低迷,另外一个则是社会性的想象,比如低欲望社会、无缘社会、下流社会、平成废物,以及低生育率、单身、老后破产、女性贫困、过劳死、社畜,考试王国,工作漂流、废宅……
这一系列残酷的想象击中了中国人的心,毕竟大家都是东亚社会。过劳和996都是一样的,低欲望社会以佛系、断舍离传到了中国,大量的不结婚、不生育、甚至宅男出现,当然中国还是充满买房的热情、消费的热情,但是三和大神、打工人、屌丝等称呼也已经出现,不工作、不想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以文艺的名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职场废人也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当然也都有共性,比如女性的问题、养老的问题,年轻人压力的问题……
但是毕竟日本是发达社会,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而中国不过1万美元,经济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日本基尼系数一直在0.3以下,贫富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各种福利也非常好,那么为什么日本还会有这么恐怖的社会现象呢?
一个是日本的文化,日本人长期有一种“不打扰别人”的文化,人与人的关系非常讲究礼节而不是情感,讲究尊卑而不是真诚,所以日本人情感非常隔阂,封闭,很难有真正的朋友。结果大家都沉溺在虚拟的动漫世界里,现实生活中都互相敬而远之。
日本的过劳和中国的还不一样,中国是真的在忙死,而日本很多时候都是形成了一种加班文化,大家都耗在那儿不敢走,其实没有事情干,但就是不好意思走。日本公司都讲究终身聘任,就像中国的单位那样,所以他们也就像父母那样哄着老板,日本也不像美国,制造业大量衰落外移,日本的本土人也都有工作,而且企业不轻易裁员,日本人口萎缩、拒绝引进外籍劳工,也让劳动力市场变得紧张。日本人没有失业的危机,但却必须过劳。这其实和美国的充分的劳动力流动,动不动就失业,恐怕也是各有利弊吧。
一个是日本的经济畸形,一方面过于繁荣,物价很低,所以花很少的钱也可以过得很好,导致年轻人都没有斗志,没有野心。毕竟在日本生活太方便了,那还有什么值得奋斗呢?
日本累进税很高,枪打出头鸟,富人缴税很多,社会上也不待见富人,那么富人就没有追求财富的野心,自然经济也难以繁荣起来。而日本的老人又特别多,他们经历过泡沫破灭,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又不想麻烦别人,所以就自己存钱,钱都存在银行里不花出去,结果消费也就低迷了。
另外一个,是日本社会太单一,外来人太少,人口流动不足,传统的文化印记太大,比如女性地位就不高,再比如年轻人要听老人的,结果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就不够,社会死气沉沉,熟人的压力太大,社会趋同性太明显,不像美国那么有个性。
可以说日本有日本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更像是富贵病,而不是穷病,毕竟人家活得还是可以很体面,很富足。废宅毕竟还有舒适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选择。相比之下,中国可能还没有到低欲望、断舍离的地步,对日本的这种恐怖想象,一方面会让我们警醒,警惕过劳、警惕低欲望,警惕佛系,一方面也要自己看到,日本毕竟是发达国家,我们毕竟是不发达经济体,日本的弊端背后,还有更多让世界瞩目的优点,还是要努力学习、虚心求教,人家的工匠精神、公平的福利制度,以及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