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高涨,但日本政府还要开搞一件大事

近半年来,有关日本航空自卫队升级采购新型主战装备的消息接连不断。继2020年7月日本政府决定采购105架美制F-35隐身战机,并与波音公司合作对现役98架F-15J战机实施升级改造后,日本航空自卫队近期又向外界宣布,拟于2020年年底前终止所有F-4EJ“鬼怪Ⅱ”战机的飞行任务。

财政赤字高涨,但日本政府还要开搞一件大事

日本空自的主力战机 F-15J 和 F-2(图右)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面对大国竞争时代愈加纷繁复杂的地区和全球安全形势,日方正通过“弃旧、固本、补新”“国外采购结合本土研发”等方式,加速构建以五代机和六代机为核心的现代化空中攻防力量。

然而,鉴于日本航空工业在核心技术上长期受制于美国的不争事实,尤其是在下一代战机研制路径选择上的踌躇与徘徊,航空自卫队的战备水平与行动能力大打折扣。而日本政府不顾国内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民众赋税压力不降反增的现实处境,执意提高防卫预算扩充军备的做法,也让国际社会对日方的真实战略意图抱有深度疑虑和戒心。

1

伴随地区安全环境的发展演变,近年来,日本扩充军备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日防卫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自卫队加速自身现代化建设进程,企图在战机数量和作战性能上形成针对地区竞争对手的双重比较优势。

首先,F-4EJ“鬼怪Ⅱ”战机退役,为优化空中力量铺路。作为一款服役长达半个世纪的主战机型,F-4EJ“鬼怪Ⅱ”战机对战后日本航空工业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航空自卫队曾在上世纪70年代将140架该型战机编组为6个作战飞行中队和1个战术侦察机飞行中队,并与随后入役的F-15J和F-2战机共同构成日本空中力量的核心。但随着机体部件老化,F-4EJ战机逐渐退出主战机型舞台,其职能亦被严格限定在首都防空。据悉,退役后的F-4EJ战机将用于公开展示,以加深日民众对航空自卫队的了解。

其次,升级现役F-15J战机,全面释放作战潜能。2020年7月,美波音公司与日三菱重工就全面升级98架F-15J战机达成协议,旨在进一步延长该机型服役寿命,实现作战性能质的飞跃。根据协议规定,前者将向后者提供升级改造图纸、地面支持服务和配套技术指导。升级后的F-15J战机将配备全球领先的电子战系统、驾驶座舱、计算机系统和态势感知系统。加之日方此前采购的美制AGM-158导弹,该型战机将成为航空自卫队实施对陆和对海攻击的利器。

第三,批量采购F-35战机,同步研发下一代战机。除先期部署在三泽基地的17架F-35A型战机外,根据日本“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日将向美再次采购63架F-35A型和42架具备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型战机,总价高达231亿美元。一旦部署到位,日本将成为亚洲地区拥有第五代战机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日拟启动下一代本土战机F-X研制项目,以取代现役F-2战机。据日本防卫省消息,三菱重工将承担此项工作并已获得2.6亿美元的初期研发经费。预计,航空自卫队最终将采购约100架F-X战机,与F-35战机一道成为未来30年航空自卫队的中坚力量。

2

受战后和平宪法、美日同盟等体制机制性因素的束缚与影响,日本航空自卫队长期遵循以“国外采购”带动“本土研发”的发展路径,企图通过对外国核心技术的逆向仿制,为下一代本土战机研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然而,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种迫于现实压力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其一,地区安全现状迫使日本将采购外国战机作为优先事项。近年来,日本与俄罗斯、韩国围绕“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和“竹岛”(韩称“独岛”)的岛屿归属争议愈演愈烈,高频紧急升空成为航空自卫队的“新常态”。统计显示,过去8年间,日战机紧急起飞执行空中拦截任务的次数已由最初的300多架次骤升至900多架次,且拦截行动的难度与强度亦在同步提升。航空自卫队战机和飞行员疲态尽显,甚至出现飞行员以辞职相威胁的极端情况。鉴于下一代本土战机仍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日本不得不加快引进第五代战机,以缓解现役战机日常战备巡航压力。

其二,采购美制战机的经验教训为日本自主研发下一代战机提供了必要性。作为美制第五代战机的“代表”,外界对F-35战机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一方面,该机先进的航电设备、数据链系统和目标识别能力,受到日方青睐;另一方面,该机机体设计上的固有缺陷,成为其服役以来事故频发的主要诱因。对此,日方认为有必要重启本土下一代战机研发进程,在充分认清F-35战机设计弊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F-X战机的机体空间和载弹量,使其具备“长航程、大载荷、多用途”等特征,以适应航空自卫队不断扩大的巡航半径。

从目前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概念设计图看,F-X战机将是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机翼采用中等后掠加梯形翼设计,尾翼采用全动模式,机头部分采用类似于F-22的菱形横截面布局,以便在确保下一代战机隐身能力的同时兼顾其高机动的特性。

最后,“心神”技术验证机为日本自主研发下一代战机提供了可行性。长期以来,外界将X-2“心神”的出现视为日本国产五代机的希望,但在历经全部32次试飞后,该机型的后续研发工作却戛然而止。事实上,作为一款空中试验平台,X-2“心神”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等系列五代机所需核心技术进行预研的方式,来探索下一代战机的相关技术细节。从官方披露的信息看,X-2“心神”所采用的隐身设计、国产大功率涡扇发动机和矢量推力系统、复合材料机身等核心技术,能够为下一代F-X战机的研发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3

在日本防卫省2020年度拟研发的新式武器装备清单中,下一代战机F-X赫然在列。按照日本官方构想,这款被美国《航空周刊》称作“哥斯拉”的第六代战机,最快将于本世纪中叶实现批量生产,并凭借卓越的空中拦截能力,成为日本全方位、立体化空中攻防能力的重要一环。然而,考虑到日本从未研制出可用于实战部署的五代战机,使外界对这种跨代研发战机思路的可行性打上问号。

预算支持方面,日本2020财年防务预算高达5.3万亿日元(约合495亿美元),占政府总体开支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为遏制新冠病毒蔓延、复苏国家经济而采取的大规模经济救济措施,导致国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菅义伟内阁很难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两全之策。

技术准备方面,日本长期采购美制战机的做法,使本国军工界具备强大的逆向仿制能力、战机组装与修复能力,但围绕飞控系统、传感器等方面的独立研发能力仍相对欠缺,这也是防卫省宣布将与外国合作伙伴联合开发下一代战机的真正原因。由此可见,日本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美欧核心技术的依赖,下一代战机的“国产化”成色几何存疑。

最为重要的是,日本政府不顾财政与技术因素掣肘,执意研发下一代战机的做法,不但将打破东北亚地区本已脆弱的空中力量平衡,更会让外界对日本政府的对外战略意图抱有更大疑虑,也不利于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作者系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环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