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昊辰/文、朱恒斌/图)
近日,日本电影的金牌制作人、著名小说家川村元气与我们进行了一次超长时间对话,话题涉及他进入电影界的契机、身为制片人/小说家的工作、与新海诚和佐藤健的合作、日本电影的方向以及对“合拍片”的看法。采访长达80分钟,整理字数超过1w字,对日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mark住慢慢看。
新海诚导演新作《天气之子》近日(10日)释出首款预告,受到瞩目。这部作品是继《你的名字。》之后,时隔3年新海诚的最新作品。
《你的名字。》把新海诚推向了日本后宫崎骏时代的至高点,同时也把王牌制片人川村元气带入了大众的视线。这位《电车男》《告白》《恶人》等经典日本电影的缔造者,其实还有着小说家、绘本家、音乐制片人、剧本家等多重身份。我们这次有幸在他的新公司“STORY”采访到了这位日本当下最著名的电影人,和他一起聊聊关于他的工作理念,人生哲学。
电影人川村元气的诞生
新浪娱乐:首先请问川村元气先生,您是何时开始接触电影的?
川村元气:我父亲曾经在日本的电影公司工作,所以我从小就是看电影长大的。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作品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E.T. 外星人》。
新浪娱乐:当时您看完《E.T. 外星人》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感觉?3岁的事情应该没什么记忆了吧。
川村元气:确实,我几乎都不记得当时的事情了。印象深刻的就是漆黑的电影院空间,和那骑着自行车飞上天空的场景,我当时真的非常感动。20年后,我进了东宝电影公司,当时的电影院还是“胶片放映”。而我在电影院负责检查电影胶片是否有瑕疵的工作。某天晚上,为了第二天的放映,我一个人开始检查《E.T. 外星人》修复版的胶片。当大屏幕上再次出现那个场景时,我嚎啕大哭,同时我也意识到无论是3岁和还是23岁,电影的魅力都会传达给观众。于是,我就有了制作电影的想法,然后参加了东宝内部的企画募集,于是走上了电影制作人的道路。
新浪娱乐:您是何时开始打算从事电影工作的呢?
川村元气:我学生时代真的看了不少电影,也拍过电影,玩过乐队,看过很多小说。或许是太喜欢电影的缘故,我一直觉得不应该把电影作为将来的职业考虑,所以当时我更希望从事关于杂志或者音乐方面的工作。但我最终进了电影公司,于是只能开始电影工作了。从结果来看,我还是觉得非常幸运的,因为从事电影工作,我可以接触到其他我喜欢的领域,比如音乐、美术、时尚,这些对于电影制作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我至今都和从前一样,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而电影都包括了这些我喜欢的东西,所以工作非常愉快!
新浪娱乐:然后,您选择了制片人的工作。
川村元气:确实如此,制片人就是把所以创造力集合到一起的工作,而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工作。如果是电影导演的话,或许2、3年只能拍摄一部作品,但制片人的话,很多事情都可以同时进行。我现在也有好几个企画正在同时进行中,比如和好莱坞方面的合作,以及和中国方面的合作。这种“同时进行”的工作状态我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或许这也是制片人最吸引的人的地方吧。
新浪娱乐:您如今应该依然保持着观看电影的习惯吧?您大概每年观看多少电影,多少小说呢?
川村元气:是的,我每年依然会关注很多新的电影作品。相比于电影制作,我还是更喜欢电影鉴赏。学生时代的我几乎每年的观影量都在200~300部作品左右。书籍的话,自从我开始从事电影行业后,每年阅读量在300册左右。
新浪娱乐:很多影迷都会喜欢为自己看过的电影做一些记录,例如日本的Filmarks网站(类似豆瓣),您观看了那么多作品,是不是有着自己强大的资料库?
川村元气:怎么说呢,我几乎不怎么标注自己的阅片记录。我一直觉得“不做笔记也能够记住”这件事非常重要。在我的小说发布后很多记者都会问我: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寻找灵感是不是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记录?但我真的没有这个习惯。我觉得只有那些不做笔记依然能够让人记住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初出茅庐的川村元气
新浪娱乐:在其他采访中,我发现了您进入东宝初期是被分配在大阪的剧场工作,能不能谈一谈那个时候的工作经历?
川村元气:是的,我当时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东宝公司。然后被分配到了大阪的电影院工作。当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真的是全民动员,就像《天堂电影院》那样,很多观众都是站在观看的。我当时就觉得:原来电影依然人气高涨啊!虽然这部作品最终成为了日本历史票房榜的第一位。(笑)
当时的那段体验对于我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那时让我产生了为这些前来电影院的观众制作电影的动力。此外,就像我之前提到的《E.T. 外星人》那样,3岁和23岁都能获得的感动,也让我对“电影制作”充满了憧憬,电影对于任何世代的人都能带去至高的享受。这些都是我在“电影院时代“的收获吧。
新浪娱乐:想必当时电影院时代对您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吧,如今随着观影手段的增多,特别是Netflix的出现,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未来电影院可能消失“的言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川村元气:电影院不会消失的。《你的名字。》公映之前,中国的网上就出现了盗版资源,我很多中国朋友都和我说“已经看过啦”。但是,最终来到电影院的观众依然非常之多。怎么说呢,在电影院观看电影,已经不是简单地观看“电影映像”了,来电影院观看电影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映像”。整个过程以及观众所收获的“感觉”是电影院以外的场所无法提供的。而作为收费的电影院也有责任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电影享受。Netflix这种流媒体形式,给整个电影界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我个人是非常欢迎的。此外,我作为电影制作者的一员,Netflix也给了我们一种新的选择,就像今年的《罗马》那样,或许没有Netflix,它就无法完成吧。
川村元气谈电影制片人
新浪娱乐:作为日本近年来最受瞩目的电影制片人之一,您如何看待电影制片人这个职业?
川村元气:怎么说呢,关于电影制片人这个职业,由我来解说的话可能会不太准确。因为我自己也会从事导演或者剧本的工作,还写了原作(小说)。所以,如果让我来说典型的电影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我感觉我可能无法回答。但是,简单来说电影制片人就是企画者。决定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演员,谁是音乐等制作方面的事情,这都是电影制片人的工作。所以,有时候导演也会成为制片人,编剧也会是制片人。
新浪娱乐:作为一名电影制片人,可以请您谈谈您的制片人原则吗?
川村元气:我的原则就是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吧。怎么说呢,我的作品《电车男》《告白》,或者是《你的名字。》,至少在制作公映周期都不是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事物,或者倾向。《电车男》时期,我把网上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创作,当时绝非电影界的主流。而《告白》把黑暗元素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至少在当时的日本是没有的。而把几乎一直自主创作的新海诚导演推向一般大众视线,推出全新的娱乐作品,也给观众带去了新鲜感。
新浪娱乐:您作为制片人创作过非常多的作品,包括完全原创的电影,小说或者漫画改编的电影,或者是动画电影。如今很多人都在讨论日本电影界缺乏原创性,大多数作品都是改编小说或者漫画,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川村元气:《你的名字。》就是原创作品(笑)。不过有原作的作品,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有了一定的保证。我对这种以一种全新方式展现作品魅力的形式也非常喜欢,就如同我的《告白》一样。而我自己也写过小说,《如果世上不再有猫》和《亿男》也相继被翻拍成了电影作品,这种以原作者的身份和其他电影创作者一同制作电影的方式我也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此外和新海诚导演合作《你的名字。》之类的完全原创电影同样非常愉快。我觉得电影大卖其实和原创非原创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观众根本不在乎这些,他们或许只在乎这部电影是否好看吧,或者是否具有新意吧。
新浪娱乐:所以电影《告白》和小说《告白》应该区分对待吧!
川村元气:是的,完全是两样东西。因为我自己也写了小说,所以更加深有感触。小说和电影真的是完全不同。所以,如何把原作的内容进行映像化,真的需要不停地进行探索。
小说家川村元气的诞生
新浪娱乐:您的著作《乐业》在中国国内也出版发售,并且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这是一本关于工作的对谈集。我对开篇的前言部分至今印象深刻,您在书中写道:工作有两大理由。一是为了生存(钱),二是为了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您已经从单纯的电影制片人成为了小说家、剧本家、绘画家,甚至导演。您如何看待现在自己的工作状态?
川村元气:确实如此,我的工作从电影制片人开始,之后成为了小说作者,又创作了绘本,又和歌手Daoko合作,一同创作音乐。去年在戛纳发表了自己的短篇电影作品,还给剧场动画《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写了剧本。为什么我从事那么多工作呢?因为我想挑战自己未知的领域,何为工作?很多行业时间长了你就会掌握其规律,会预感到最终的结果,这样的话我会觉得很无聊,工作也变得毫无价值。
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正好是我制作完《告白》和《恶人》之后,那两部作品票房成绩不错,还收获了很多电影奖项,于是让我产生了一种对电影制作的错觉:制作电影也就这么回事吧?而成为小说作家之后,我等于又重新开始了,从新人作家出发。当时我就问自己:小说到底是什么?我应该从何入手?我的作品如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小说世界被人发现?最终,我想到了去创作无法成为“映像作品”的小说。因为我是电影人,所以我理解何为“无法成为映像作品”的真正意义。如果是文字的话,关于“猫的消失”很容易就能传递到读者的内心世界,但是映像的话,拍摄“猫的消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怎么说呢,就是从“无法成为映像作品”这个比较特别的切入点入手完成了当时我的第一部小说。当时很多读者都表示题材非常新颖,最终靠着大家的支持,成为了热卖小说。
随后,我又完成了第二部作品《亿男》,又成为了热卖小说,当时我思考了很久,联想到了“小说没有音乐”这个理所应当的常识。于是,我就按照小说的内容去联想音乐,最终深层次地感受到了音乐之于电影的无限魅力,于是有了之后《你的名字。》的创作,并且收获了巨大的成功。类似这种不停地发现各种媒介的魅力,包括整个发现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都是工作的乐趣,或者说是“成为工作”的源点吧。我一直探寻着如何成为新领域里的新人,整个探索过程都是充满着变数,我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这种与未知世界的接触可以促进我的成长。
新浪娱乐:我们再回到您成为小说家初期的时候,您当时是因为什么契机成为了小说作者,并发表了《如果世上不再有猫》呢?听闻《如果世上不再有猫》的灵感来自于您遗失了自己的手机?
川村元气:当时有朋友邀请我写小说,我其实非常烦恼。因为万一失败了,很可能会被大众戏言,“川村元气这个家伙在电影领域小有成就后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还写什么小说”,那样我会觉得非常无地自容,而且我的前辈在还真有这样的人——电影行业很成功,但在小说界却非常失败的案例。那时,我真的思考了很久,于是就得出了之前所提到的那个想法——创作“无法成为映像”的作品,而灵感就是确实来自于我自身智能手机的遗失。当我遗失了智能手机之后,确实觉得非常困扰,但正是因为遗失了智能手机,原本我不会注意的电车窗外风景,进入了我的视线,而我看到的是令我至今都无法忘记的彩虹。当时电车里几乎所有人都在看手机,我瞬间想到了“当你失去某样东西的时候,你肯定会得到另一样美好的事物”——《如果世上不再有猫》的主题。就是类似于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我获得了很多灵感,并最终把它们结合到一起,创作了这部《如果世上不再有猫》。随后小说大获成功,我还收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翻拍请求。随后,我就进入了《亿男》的创作,一个关于金钱的主题。金钱,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
新浪娱乐:金钱确实是永远的逃避不了的话题,您如何看待金钱呢?
川村元气:我个人对于金钱非常害怕,没有钱的话当然很惧怕。钱太多了,整个人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也会产生一系列可怕的事情。我身边也存在着太多因为金钱而迷失自我的案例。从开始写《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时,我就觉得人类有三件事物是无法自我掌控的——死、恋爱、金钱。这三个主题人类已经探讨了上千年,但依然得不出最终的结论。人类逃不出死亡的魔爪;人类会被金钱迷失人生方向;人类也经常会因为恋爱情感失去理智。所以,我的第二本小说尝试挑战了金钱这个主题,希望能找到金钱与幸福之间最好的平衡点,在写之前我采访了100多位富豪,其中也包括中国人。
新浪娱乐:是不是大家对金钱的看法都大不相同?
川村元气:中国的制片人告诉我,如今北京也有很多人和你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大家都对金钱产生了困惑。就像我小说中提到的那句比尔盖茨的名言一样:“如何花钱”其实和“如何赚钱”一样困难。我希望我的小说主题能够更多地从本质出发,就像第一部小说《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是围绕着死的主题展开,而《亿男》从金钱切入主题,第三部小说《四月女友》则以大人的恋爱为主线,探讨失去的恋爱。我非常感谢中国的出版方,这三部小说在中国都顺利出版。我觉得世界上思考着这些主题的人应该不少,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一个词眼“集体潜意识”——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你的名字。》就是如此,唤起了大家心中的集体潜意识。
新浪娱乐:您的第三部小说《四月女友》在日本以及中国出版后,也受到了广泛的议论,可以聊一聊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吗?
川村元气:在《亿男》创作完成之后,我进入了第三个主题——恋爱。当时出版社编辑对我说,现在关于成人恋爱的小说完全卖不动。我回想了一下,确实如此。以前村上春树先生的《挪威的森林》,辻仁成和江国香织共同著作《冷静与热情之间》都成为了国民小说,而现在的恋爱小说完全没有什么火花。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各方面的取材,我采访了我身边30-50岁的中年朋友,以及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非常单纯的询问“有没有恋爱”,但是大家的答案令我非常震惊!真的很多人都没有恋爱。结婚人士表示自己已经对自己的另一半失去了“恋爱情感”,而20-30岁的年轻人直接表示“恋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一个人或许更加自由。
新浪娱乐:确实如此,最近日本关于这类主题的电视剧也非常多。
川村元气:是的,《逃避虽可恥但有用》就是典型的例子。但这些人并非一开始就没有恋爱情感,学生时期他们都会经历感情波折。
新浪娱乐:日本的年轻人,特别是女生们依然非常热衷于少女漫画。
川村元气:是的,但是进入社会之后,大家一下子失去了恋爱的动力。所以,当我准备描写恋爱时,我选择了“loveless”这个主题。对比“失去恋爱的现在”与“曾经恋爱的过去”,以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倒叙手法来展现出两者之间的落差,而这种落差或许能够表述出真正的恋爱吧。《四月女友》现在也在很多国家出版,原来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和我拥有相同想法的人,这点我感到非常欣慰。
新浪娱乐:扯开话题,您的小说《如果世上不再有猫》《亿男》都被翻拍成了电影,而主演都是佐藤健,您如何看待佐藤健这个演员?他在中国也有很多粉丝。
川村元气:说实话,自己小说的主人公其实就是自己。佐藤健主演了我第一部和第二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他应该可以用我的分身来形容了,就像我的兄弟一样。不仅在工作方面,我们私下也经常交流。他非常英俊,已经超出了“一般群众”的范畴,但依然可以表现出“集体潜意识”人群(普通人士)的一举一动。而我小说的主人公是和“集体潜意识”融为一体的“主人公”,所以《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的主人公我连名字都没有设定,直接用了“我”,而《亿男》的主人公用了“一男”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字,《四月女友》亦是如此。也就是说,他那么英俊,但又能像《跨越8年的新娘》那样,非常自然地诠释出“普通人”的神情,真的非常棒!
新浪娱乐:您的几本小说都是那种抛出问题,引人深思的结构。有点偏像理科的思维。您的另一本书籍《学习理科》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话题。如今日本依然把文科和理科分得非常仔细,我个人觉得有点微妙,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川村元气:日本真的把理科和文科分的特别仔细。《理科》中在最后登场的伊藤穰一教授,他所在的麻省理工大学,如今已经没有了理科、文科以及艺术之类的划分,大家都归到了一起。我也是之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从非常偏文科的学部毕业,之后从事了电影和小说这些文科工作。但如今在世界上活跃的扎克伯格等人,看上去都像理科出身。所以一开始我觉得像我们这种对数学、物理比较不在行的人群,或许很难和他们进行交流。但是一接触就发现,原来大家思考着相同的问题。只是运用的手法不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所有科目我觉得都是可以融合的。《学习理科》这本书也在中国出版了,说实话我很震惊。不过,完成《学习理科》之后,我感觉受益匪浅,这也直接和我的新作小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今年5月发售的小说《百花》是我第四部小说作品,这是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作品。故事以对话人工智能研究者为主线,但是如果是一本纯人工智能元素的作品,或许小说会变得很无聊。所以小说整体围绕着患有痴呆症的母亲和她儿子之间的故事展开,但是单纯描写痴呆症我依然觉得会比较无趣,最终主题设定为记忆,痴呆症和人工智能其实也都和记忆密切相关。当我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对话时,我充分感受到人是由记忆组成的,于是就有了《百花》这部作品。
我在创作小说时,有可能会给电影制作带去灵感,而像《乐业》那本对谈集,我接触到了很多日本文化大师。“集体潜意识”也是在对谈88岁的国宝级诗人谷川俊太郎先生时,他教会我的词汇。很多事情看上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其实他们都是串在一起的。所以我会继续挑战不同的新领域。
川村元气与新海诚
新浪娱乐:新海诚先生在《星之声》时期就在中国有了些许名声,到之后《秒速5厘米》的时候更是成为了中国粉丝心中日本动画电影的代表人物。而我2007年到日本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新海诚导演的知名度,这点令我非常惊讶。川村元气先生您最初是什么时候和新海诚导演认识的?
川村元气:我刚开始电影制片人工作是在2003年左右,正好那个时候《星之声》已经完成,我在网上看完作品之后,瞬时觉得发现了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于是我马上就去见了新海诚。当时新海诚先生完全处于自主创作阶段,也没有制作长篇大作的想法。我那时也完全是一个新人,《电车男》还没有进入企画阶段,当时就和新海诚约定以后有机会的话一起合作。之后我开始了电影的制作,从《电车男》到《告白》《恶人》,动画片方面我也和细田守导演合作完成了《狼的孩子雨和雪》和《怪物之子》,以及去年的《未来的未来》。新海诚导演在那之后也完成了《云的彼端,约定的场所》《秒速5厘米》等作品,正准备筹划长篇大制作时,我们再度相见,然后就一同完成了《你的名字。》。但是,说实话如果16年前没有和他见面,我和他应该不会一同完成电影制作,这或许可以用“命运”来形容吧。
新浪娱乐:新海诚导演在《你的名字。》之前,还有一部中篇作品《言叶之庭》也是东宝映像发行的吧。那部作品您有参与吗?
川村元气:我和《言叶之庭》之间倒没有任何交集。但是,新海诚导演完成《言叶之庭》之后,我们有了一同制作长篇的想法。当时我非常喜欢Radwimps,而新海诚导演也是Radwimps的粉丝。之后,和我在《食梦者》有过合作的神木隆之介又是新海诚导演的忠实粉丝。就这样看上去一件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最终都串在了一起。这在我的工作履历中不止一次的发生了吧。
新浪娱乐:现在回头再看,《你的名字。》的票房数字堪称奇迹吧!
川村元气:当时新海诚导演的票房纪录是《言叶之庭》的1.5亿日元,如果《你的名字。》能够获得10倍左右的票房数字,我们整个制作组就非常满意了。但公映3天就超过了15亿,最终获得了250亿日元的票房。
在《你的名字。》公映前我去中国的时候,很多中国朋友都和我说非常喜欢我的《告白》,我心想《告白》并没有在中国公映过,为什么大家都看过呢(笑)?不过抛开这些,中国观众能够观看我的作品,并且喜欢我的作品,我个人还是非常感谢大家的。自己的作品能在其他国家产生共鸣,我觉得非常荣幸。而我的小说《如果世上不再有猫》据说在中国销量也非常不错,随后《你的名字。》又在中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我个人也近期也创立了STORY这个公司。STORY这个电影企画公司也希望能够积极地和中国一同创作动画电影,今后或许会出现很多中国制作的作品,我最近两个月去一次中国。
新浪娱乐:就像您所说的那样,《你的名字。》不仅在日本,在海外其他地区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情况?对您而言是不是一种新的发现?
川村元气:与其说新发现,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验证吧。因为我的小说已经事先走出了日本,在海外热销。所以我能感受到大家都存在着集体潜意识,都等着属于自己的命运时刻。即使成为大人,整体思维更加现实,不再会盲目妄想,但集体潜意识依然肯定存在于你的某个角落。所以把它变成故事,肯定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我个人的创作主题包括之前提到的消失、记忆,这两方面其实和新海诚导演如出一辙,我们一直创作着“被遗忘的东西”。《你的名字。》也包含着“忘记名字”、“失去记忆”等元素。在如今的网络云时代,大家或许都会产生对记忆的恐惧,大家应该都非常害怕失去记忆或者记忆被遗忘,这种心情相信世界上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
新浪娱乐:“换身体”这个设定,如果聊起日本电影的话,电影粉丝们或许都会想到大林宣彦导演的《转校生》。
川村元气:是的,其实“换身体”这个设定,日本早在平安时代的《真假鸳鸯谱》中就出现了。也就是说,一千年前这个传统就开始被大家所认知,很多创作者也用不同地方法演绎这个经典的设定。大林宣彦导演的《转校生》自然是最令人熟知的作品,然后就是《你的名字。》,或许10多年后还会诞生出类似的作品。而《你的名字。》在“互换身体”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跨时空的时间设定”,我觉得新海诚导演的这个设定可以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或许好莱坞就是为了这个“发明”买下了翻拍的权利。(笑)
新浪娱乐:您的工作这么忙碌,每年都会发布新的作品,自身也在不停地进行着新的挑战,您会产生工作压力吗?
川村元气:我倒不是那种人,我的原则就是制作自己想创作的作品。“如何让作品大卖”之类的市场调查我从来没做过,也没看过什么市场数据。但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电影和小说,所以我会从读者或者观众的视角思考,去创作大家想看的作品。如今我制作的作品,很多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即使作品失败了,我也不会懊恼或者后悔,因为这些作品是我自己想创作的作品,虽然这么说有点不负责任,但今后应该也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吧!
新浪娱乐:关于今后,您和新海诚导演合作的新片《天气之子》就要上映了,可以请您谈谈这部作品的相关背景吗?
川村元气:《天气之子》是新海诚导演在《你的名字。》之后,时隔3年的新作映画。我也已经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就像新海诚导演在记者会见时所说的那样,《你的名字。》中包括了不少《秒速5厘米》《星之声》的元素,但《云的彼端,约定的场所》中的“云”元素,以及《言叶之庭》中的“水”元素并没有出现在《你的名字。》之中。所以,这次新海诚导演希望能够把这些元素运用到自己的新作中,于是《天气之子》就诞生了。此外,新海诚导演一直觉得“云”中包含着太多不可思议的要素,或许“云”层内还存在着另一个世界。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有趣,再加上新海诚导演惯有的恋爱元素和自身的作家属性,非常值得期待吧。
如今,动画进入到了后期制作阶段。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把这部电影和《你的名字。》进行比较,这将是一部全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海诚作品。
川村元气致敬藤子・F・不二雄
新浪娱乐:您去年完成了自己第一次的电影剧本工作,还是国民动画哆啦A梦的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可以请您聊一聊当时的幕后故事吗?
川村元气:其实我在从事电影制片人时,也经常会写写剧本。我也时不时的会想,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片尾编剧栏的时候,会是怎样一部作品。当藤子Production发来邀请,希望我写《哆啦A梦》剧场版的剧本时,说实话我非常困惑。因为我是《哆啦A梦》的死忠粉丝,我从小就开始看《哆啦A梦》的漫画,我最尊敬的作家也是藤子·F·不二雄老师。所以写《哆啦A梦》的剧本对于我而言,就像“修改圣经”一样,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为。我当时真的考虑了很久,毕竟又要以新人的姿态去挑战新领域,不过对于新事物的无限追求也让我最终接受了这次高难度的挑战。但是,剧本家出道作是《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说实话我至今都非常吃惊!不过,在完成剧本的过程中,我又重新学习了藤子·F·不二雄老师的技法,幽默,哲学,这点我真的非常满足。
新浪娱乐:就像您刚刚所说的那样,写《哆啦A梦》的剧本,对您而言等于“修改圣经”。在创作过程中是不是有绝对不能失败的想法?
川村元气:确实如此,如果是我自己的小说,失败也无所谓。但是,《哆啦A梦》已经持续了将近40年,这是一次绝对不能失败的任务。不过,我站在藤子·F·不二雄老师的角度思考,应该如何创作“哆啦A梦”的世界,最终结合“都市传说”等元素综合考虑,得出了借鉴史蒂文森名作《金银岛》的决定,然后再把《哆啦A梦》自身的元素融合到一起,创作了这部作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自己又得到了成长。
新浪娱乐:去年《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在日本刷新了《哆啦A梦》剧场版的历史票房记录,在中国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数字。日本的“剧场版”,也就是“系列作品”文化真的独树一帜。包括《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国民动画剧场版,之前昭和时期也有国民电影《寅次郎的故事》,您如何看待日本电影界这一特征?
川村元气:这或许是日本独有的“系列作品”文化吧,无论是漫画还是其他真人作品。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角色塑造,正因为有了那个角色的存在,才可以创作出很多令人喜爱的作品。《名侦探柯南》已经可以归为一种发明了!大人变成小孩,在这种设定下,创作者们可以制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当然,以前英国的推理最佳阿加莎·克里斯蒂,或者阿瑟·柯南·道尔已经创作出了众多经典系列作品,同样作为岛国,日本在“系列作品”的创作方面也确实非常出色。(笑)
川村元气的展望
新浪娱乐:去年日本电影界也发生了不少事件,其中《摄影机不要停!》给业界带去了极大的震动,这部作品还在海外收获了不错的结果。作为身在第一线的电影制片人,您如何看待今后日本电影界的发展?
川村元气:去年《小偷家族》获得了金棕榈,我的作品《未来的未来》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提名,还去了戛纳的导演双周。我深刻感受到今后的日本电影不能局限于日本国内,目标应该面向海外。所以我现在和好莱坞,和中国一同制作电影。共同制作不仅仅是促进商业上的利益,比如我和中国方面合作,就会思考如何同时满足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娱乐需求,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作品,或者中日美三国一同制作,肯定也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火花,我觉得这才是日本电影的最终方向。怎么说呢,“日本电影“这个称呼其实已经存在问题了,电影是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合作。
新浪娱乐:您自身也在不断的进化中,去年您的短篇电影也去了戛纳国际电影节。
川村元气:是的,去年我的作品去了戛纳国际电影节。戛纳是千里挑一的电影节,我的短篇作品能够参加已经非常光荣了。如今我也在准备下一部冲击戛纳的导演作品。与此同时,作为制片人,我也一直保持着和新海诚导演、细田守导演的合作。自己的小说也在继续进行着吧!
川村元气与中国
新浪娱乐:您刚刚提到如今因为工作,两个月去一次中国,之前有去过中国吗?您对中国是怎样的印象呢?
川村元气:以前上海,北京还有成都,我大概去过五六回吧。中国真的非常大,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都存在差异,这种多文化共存的社会环境我觉得非常有趣,在这种环境下或许会出现很多有才能,有见识的人。今后我的工作重心也将以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企画为主,这对我而言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新浪娱乐:如今出现了很多中日合拍片,但是成功的作品几乎没有,我个人一直觉得是在方向性上出了问题,所谓的“合拍片”最终只能在一个国家取得票房成功,或者全盘皆输。您如何看待之后的中日合作呢?
川村元气:我不喜欢看所谓的中日合拍片,作品不是芥末味,就是辛辣味。所以说,对于合作的理解,我不希望是那种强制的合拍片,创作者们一同构想观点,如果能够融合到一起的话,中国观众自然会把电影当成“中国电影”,日本观众也会把电影当成“日本电影”,根本上大家看的还是电影本身。我觉得提出“合拍片”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你看好莱坞的电影,大多是美国制作,墨西哥导演,英国演员。正是这种多文化构成的作品,才能让全世界的观众共同欣赏。亚洲电影之后的发展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新浪娱乐:请您谈谈您以及STORY今后的打算。
川村元气:创立STORY这个公司,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和中国一同制作动画作品。今后STORY企画的《天气之子》将公映,我也非常期待中国观众的感想。我非常希望能和更多的中国创作者交流,我最近见了《唐人街探案》的陈思诚导演,也见了贾樟柯导演,大家真的都非常具有才华,思维方式也和日本完全不同。同时,我也在和J·J·艾布拉姆斯导演合作,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我觉得我可以寻找到属于日本电影的正确方向。而共同制作的第一步,我觉得动画片或许是最佳选择。因为如果是真人作品的话,大家会把目光集结到演员身上,而中日韩之间的娱乐文化差异也肯定会暴露出不少问题。但是如果是动画作品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新浪娱乐:最后请您说一下最喜欢的三部中国电影
川村元气:《霸王别姬》《三峡好人》《我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