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的待遇竟然这么好!(古代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 日本历史

7bdaf753beb2590e7ea1c35b791635be.gif

关于中日友好往来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据说汉朝初期,与东瓯、闽越、南越等国关系尚友好。

后伴随着国力的增强,这三国的越人国家先后被灭。

武帝时期,汉朝多次派使节经略西南夷,并在这些地方设立益州等郡。

到东汉时期,汉朝与这些地方联系更加紧密。

汉朝与朝鲜和日本也有密切联系。

东汉光武帝时期,古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汉赐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国宝。

15e52101a62e50f5c3452b892883c853.jpeg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

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日本官方派出20余次遣隋唐使。

两国的交往出现一个高潮。

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4年),这是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助积极态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端。

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

4b4445fbb0c7c8013f271be488b7d13d.jpeg

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今西安)。

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

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623年。

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

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

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

因此实际上页正名副其质的逍唐使是十二次。

a2ee1fcf544c22af8ad523c0f394a4b3.jpeg

这十几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公元630一669年,共任命七次。

使团规模较小,船只一、二艘,成员一、二百。

航线走沿朝鲜半岛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一752年,是极盛时期,共任命成行四次。

使团规模扩大,每次达五百多人,分乘四舶,收获成果也最大。

航线大多是经南方诸岛的南岛路。

为了全面深入学习盛唐文明,实现全盘唐化,有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长期留唐。

后期:公元759一874年,是渐衰期,共任命九次实际成行仅六次。

此期唐朝经安史之乱逐渐衰败,因此日本学习唐朝的热情有所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留学僧留唐时间也减少成一、二年。

航线主要是直接横渡东海的大洋路。

a2380f021382a8583426dae6625ac22c.jpeg

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约一、二百人,仅一、二艘船,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约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达651人。

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

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

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有的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学成归来一般均有一定建树。

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选这样强大阵容的遣唐使团,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学生活,赐物几乎与副使相同。

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国,立即奏报朝廷,进京后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使臣奉还节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则为使臣晋级加官,赏赐褒奖,并优恤死难者。

3a70ca4d04e059792c527f11a80943b4.jpeg

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

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

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

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

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

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

唐朝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

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不少遣唐使臣还在中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例如: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

e19787829208e0c80cf85a57d7950f46.jpeg

逍唐使对日本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

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

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

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

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

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0223b344274511fa4156f45edd95f0d8.jpeg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以基本上完成改革。

并在基础上开始萌生俱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

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

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

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a8beeaa5aaae09623f7c8a621a72979f.png

日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动机不排除学习隋唐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岛国心态的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现形式。

05f70ee2aec1dd04a9cb31786f8f1b4c.gif

日本物语

前身为日本战国历史文化社区浪人御所“看日大本营”(2006年创栏)与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APP联合发行。旨在以文化、历史、旅游、教育、匠人等角度,阐述中日之间的差异引发用户思考,促进中国年青人对日本的全新认知,希望能有态度、有深度地传递有用的知识。

a50e5ffee8bdd61078cf7b01230d2c91.gi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