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这一代人,幸福吗?
我觉得,我们活得还算很幸福!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于没有赶上插队落户,没有赶上北大荒垦荒,而是赶上了恢复高考,赶上了改革开放允许出国留学。
我们的孩子,无法理解我们的这一种幸福,因为他们会觉得一个人上大学与出国留学是受教育的权利,没必要感谢谁。但是,我们不一样。
前些天,中央电视台采访我,叫我谈谈“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我说,我们这一代人,很感激邓老爷子,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出国的机会;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事业。
可惜,他已经离我们远去许多年,但我们还念他。
昨天(17日),中央电视台4套《华人世界》播出了我在日本坚持办日文报纸18年给日本人看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不只是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留学生共同的记忆,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这一代人在海外努力拼搏奋斗的一个缩影,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这40年来,许许多多更为优秀的华侨华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吃苦耐劳成就事业成就人生,从不同的角度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与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敬爱他们!
40年来的最大感受,是:祖国好,我们更好!
以下是CCTV节目的文字版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华人,他在17年前,用仅有的六千元人民币,靠着和印刷厂赊账办起了报纸。
从最初一名读者都没有,到现在报纸的发行量突破了15万份。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来,我们走进今天的《“侨”这四十年》特别节目。
视线聚焦日本。画面上的这位先生名叫徐静波,今年55岁,浙江舟山人,是日本亚洲通讯社的社长。您现在看到的这份《中国经济新闻》就是他一手创办的。
17年前,当时日本的华文媒体都在办中文报纸,只有徐静波独辟蹊径,办起了日本报纸。如今,报纸的发行量不仅在行业内是遥遥领先,就连日本政要和首相官邸都是他的忠实用户。
“如果我在日本再办份华文报纸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我当时就想到,应该把中国改革开放的取得的成就,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追求,能够告诉给日本社会,又是能告诉给日本企业。”
徐静波原本在国内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1992年,他来到日本留学,毕业之后留在大学里面当助教。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老师。于是辞掉工作,到日本时报社,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但是,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做新闻工作,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工作中,徐静波逐渐发现,日本当地人并不能够找到真正了解中国的渠道。
“当时中国对于日本的资讯是很贫乏的。许多的资讯是通过台湾、通过香港再传到中国内地。所以我们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
徐静波认为,了解对方的真实国情,是增进中日两国民众相互理解和友谊的基础。正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2000年,他决定创办亚洲通讯社。并在一年之后,开始通过出版报纸,为日本民众提供了解中国信息的平台。
不过,想要办报纸,摆在徐静波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启动资金。
“当时我想办报纸,当时的资金多少呢?只有十万日元。十万日元现在就是六千块人民币。后来我去问一个新闻界的老前辈,他是日本一个很有名报社的社长。我问他,我说在日本办一份报纸,大概需要多少钱?他就告诉我,至少三个亿。”
就这样,徐静波开始走访日本大大小小的印刷厂。最终,在东京郊外找到了一家小型印刷厂,靠着先赊账的办法,把第一批报纸印了出来。但是要知道,日本人对于报纸订阅有着非常高的忠诚度。一个外国人的报纸,如何获得日本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如何打开报纸的销量?成为了徐静波不得不去面对的下一个难题。
“我当时就写了五百多封信,给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日本人,反正有过交往的、有名片的,我都给他很诚恳地用手写一封信,再寄份报纸,希望他们能够订这份报纸。”
靠着这种自我推荐的方法,徐静波手写的500多封信当中,有300多人订阅了这份报纸,而他也获得了在海外的“第一桶金”。
创刊18年来,徐静波一直要求自己和通讯社的员工,每一条新闻报道都要公平公正,力求让日本民众了解最真实的中国资讯。
“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机会出国。如果没有机会出国的话,我在海外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去办份报纸给日本人看,让日本人来了解中国。我觉得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给我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我有机会在中日两国之间,搭建起一个信息传递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