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健水产”,这是一家不起眼的、甚至有些寒酸的街边小店,藏身在东京赤羽的某条老街深处。
这家小店只做一种最寻常的食物——关东煮,只有门面、没有座位,顾客必须略微弓着腰、站在店旁吃,但是生意却格外好。
当一家小店开了40年,它就不仅是一家店了。对于周边很多人来说,“丸健水产”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这位老爷爷已经88岁了,照样可以像40年前一样,连站20分钟,吃一份最受欢迎的“随意套餐”。
身子骨如此硬朗,“或许就是托了这关东煮和酒的福。”以前工作的时候,他只有下班后才有时间来吃;现在退休了,他尽量挑人最少的下午来。
你没有看错,关东煮配酒!事实上,光顾“丸健水产”的大部分顾客都是为了喝一杯而来。
这家小店只提供两种价格低廉的罐装酒——一种是罐装啤酒,一种是口味辛辣的“小山造酒”(东京本地唯一的酒厂)。
800日元的随意套餐,约合人民币48块,5样关东煮加一罐酒。
司马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在国内的便利店里边吃关东煮边喝酒,画风似乎挺违和的….而来到“丸健水产”的大部分顾客,似乎都有非喝酒不可的理由。
国内卖关东煮的主要是7-11、罗森之类的便利店,相比其他街边小店,至少卫生有保障。
这位44岁的老阿姨,父母都身患重病,乘坐新干线回老家探望他们的途中,忽然决定下车,来这里喝一杯。
她本身是一个护士,照顾过无数老人,却无法长期待在父母身边服侍他们。
每个见惯生老病死的老护士,最后都会成为哲学家:“一个人在家里思考,与在人群中思考是不一样的。”在这样闹哄哄的环境中,她可以暂时撇开烦恼。
这家小店之所以适合喝酒,妙就妙在你不用走进店里,直接站在路边,吃完就走,不要停留。趁着关东煮和酒精带来的片刻温暖和勇气,头也不回地上路,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这位60岁的西装大叔,上午10点多就来光顾。一个人站在角落,喝酒吃关东煮。
46岁时遭遇公司裁员,为了养家糊口,13年间他四处辗转,现在做保安,刚从24小时的通宵值班中解脱出来。
现任上司比他年纪小,年龄和地位上的落差让他一言难尽,必须喝一杯再回家。
但是,他不能去小酒馆,这时候他可不敢坐着喝酒。
因为连续24小时工作,身体极度疲劳,酒劲很快就会上头。如果坐着,可能最后会没有办法站起来,站着喝的话,还可以保留自己回到家的清醒,然后倒头就能睡着。
最后一杯酒快见底的时候,大叔会把杯子递给店员,要求在里面加高汤。酒兑高汤,再撒上五香粉,对于大叔来说,这么辛、辣、咸、烫交织的一杯东西,既是回家的力量,也代表了人生的复杂滋味。
这些全部来自《纪实72小时 赤羽 关东煮小店的悲歌》,这部NHK出品的纪录片只有短短24分钟,却颠覆了司马对关东煮的认知。
不同于大部分个性鲜明的街头小吃,关东煮是一种接近万能灵药的存在:老少咸宜、荤素可以随意搭配(日本最受欢迎的关东煮食材是萝卜和鸡蛋),高汤慢煮出来,比烧烤健康,夏天吃不会上火,冬天吃可以驱寒(正统的关东煮店是可以无限续汤的),口味也可以调整(不同的蘸料)。
而在“丸健水产”门前,也不全是一个人喝闷酒的顾客。
上午9点多,有把关东煮当作早餐的小情侣;开动前不忘碰杯,互道一声“早上好”(瞧人家这仪式感),看上去元气满满,超级恩爱。
原来他们快结婚了,所以向观众打招呼的时候都不忘虐狗!
而对于这几个老大爷来说,“丸健水产”已经成了固定据点,每周都要来三次。
吃什么倒是次要的,凑在一起抽烟喝酒吹牛才是重点,十几年了也不腻歪。
谁说闺蜜聚会一定要选在时髦咖啡馆或高档酒店的下午茶?
下面这个闺蜜三人组,曾经是中学同学,如今已经30岁,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是每年依旧会聚上几次。
站在冬日的街角,吃着关东煮喝啤酒,虽然寒风瑟瑟,可只要三个人能聚在一起,心里头总是暖暖的,或许会让她们想起没钱却快乐的学生时代。
这是一家充满人情味的小店,对于顾客们来说,既是小吃店、酒馆,也是心灵的避风港。所以,店员从来不说“欢迎光临”,而是“欢迎回来”。
晚上9点半打烊的时候,顾客会主动帮忙收拾。
顾客们吃完后会把餐具摆放好,并向店员鞠躬道别:“我吃好了,谢谢款待。”
制片组采访了数十位顾客,下面这位老婆婆是最特别的。她一个人来,点了很多,原来是要打包回去跟儿子一起吃。
她跟40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但是儿子多年前事业受挫,害怕出门与人打交道,成了一个宅男啃老族….
于是,这位70岁的母亲,重新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每天5点半起床,打两份工;实在累坏了,就来买关东煮当晚餐。
最后,她说道:“拼上这把老骨头也要坚持下去。”
因为生活中还有希望,她坚信总有一天,自己的儿子会重新振作起来,而她一定要坚持到那时候。
晚上吃着温暖的关东煮的时候,她一定会向往常一样,给儿子还要自己鼓劲。
真人版《千与千寻》票房破30亿,里面的这座小城看一眼就爱上!
日本摄影师用一整个夏天拍下了这些照片, 堪称“日本最美瞬间”,惊艳了!
一年赚15亿,怕孩子吃不到大米真正的味道,这日本人竟花二十年去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