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发表了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
对物理学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句名言也逃不脱“真香定理”,因为爱因斯坦和霍金等后人的理论,直接动摇了整个物理大厦的根基。
其实,很少有人会去在意他的后半句话,认为他也逃不过“打脸”的窘境,这后半句话是这样的,“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实开尔文男爵没有后人传说的那么“言之凿凿”。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一头雾水,不是要讲后视镜吗?对的,科学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可被证伪”,“可被推翻”的,无论你来自何方,你只要能推翻现有“理论”,就能被载入史册。
所以你会发现,在科学领域,几乎没有什么“颠扑不灭”的真理,只存在无限趋近于“真理”的过程。
早在1908年,凯迪拉克汽车为了获得汽车界的重大进步奖项,研发出了“可互换零部件”的汽车,而在这些零部件之中,“汽车后视镜”被首次运用于汽车上,用途主要是“观察车辆后方的状况”,汽车自从有了这样一个“辅助工具”之后,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碰撞事故”,也提升了安全性,人们再也不用探出脑袋观察后方的情况了。
因为“后视镜”战功卓越,因此在那时,“后视镜”就被定性为汽车“安全标配”,每一辆车但凡是要通过“安全检查”就必须要配备“后视镜”。
今年是2018年,经历了整整110年之后的今天,汽车后视镜无论是在构造上还是用途上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变化。
然而我要和你说,传统的汽车后视镜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甚至要被主动取消,你会相信吗?
有人会说:“别扯了,没后视镜的话,以后科二还考不考倒车入库啦?”
我说的当然是真的,我们的邻居中,印度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就已经取消了汽车的后视镜,不过取消的原因各不相同,先来看看印度是为何取消的吧!
对于印度比较陌生的观众虽然记不住印度的特点,但是如果提到印度人民的“出行方式”,应该可以用“开挂”两字概括,简直不要太秀好吗!印度的确从很早之前就取消了“后视镜”。
主要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我国三分之一不到,但是人口却快要超过我国,尤其是印度的一些大城市,比如新德里、孟买等城市,无论是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是巨大的,因此印度有“汽车大国”的美誉,而除了机动车以外,甚至会出现骑着大象上机动车道的情况。
所以,印度的许多马路都是双车道,而且不对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分区,因此行人、牲畜、机动车和电驴子全部堵在了马路上,更离奇的是在马路的两边大量存在占道摆摊的情况。
因此,在通勤压力如此大的印度,机动车的速度根本开不起来,如果将汽车的后视镜取消掉了以后,还能够整体提高双车道的使用率,减少拥堵,何乐而不为呢。
印度是出于“节约空间”,缓解压力的角度取消了“后视镜”,那么日本呢?他们取消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日本早在2016年6月就通过了一项新法规,但并不是取消后视镜,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立法“同样允许不装后视镜的汽车上路”,日本这样做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日本,不装后视镜上路的前提是必须要配备“车尾摄像头”和“360度全息影像技术”,这些都是后视镜的“高端配置”。
这其实更像是一种选择题,在原来只有“后视镜”的年代,我们没得选,只能把“后视镜”作为“官方标配”,后来,选择多了,也就允许多种多样的选择了。
那么疑问来了,既然“后视镜”现如今是被作为“选择之一”而存在的,为什么要剥夺它存在的权利呢?
“后视镜”现如今弊端重重
1、后视镜风阻大
现在的车都是往“流线型”方向发展的,因为这样会降低空气阻力,也就耗油量变小了,不要小瞧一对小小的后视镜的力量哦!曾有试验用均速三十五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同样一款车,在取消了一对后视镜以后,行驶中的空气阻力降低了百分之十三,如果长期以往的话,会省下不少油钱。
2.宽度
后视镜就像一对耳朵一样,天然的加宽了车身,在狭窄的道路上或者两车交汇错车时,最容易出现后视镜的剐蹭和磕碰,给人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不便。
3、盲区
这个是最重要的,盲目的相信后视镜其实对我们的“安全”也存在威胁,如果单使用后视镜的情况下,盲区会广泛存在,导致我们视野不够开阔,小车还则罢了。
如果是体积大,底盘高的吉普车和SUV,甚至是大货车,一个不注意就会错过从身旁走过的小型车,导致车祸等情况,如果对于这些汽车依然要使用后视镜的话,无疑是增加了交通危险系数。
电子类科技真的靠得住吗
众所周知,日本平民对于电子支付、电子银行等等接受度会比较低,同样的对于电子类的东西始终感觉有一层隔膜,很多日本人会觉得比起后视镜这种自己能够“肉眼”直接感受到的,车尾摄像头似乎是不那么让人放心的。
因为只要是电子设备,虽然是很精确,但日本人觉得这都会有老化、故障和系统延迟的一天,如果故障发生在高速公路上和盘山公路上,那可是致命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人的肉眼真的比机器更加靠谱?反应速度真的比机器更快吗?
首先提到的就是日本开逐步使用“车后摄像头”,替代后视镜的功能,车后的摄像头与视频直接融合,车后的情况直接反应在车内后视镜上,因此车后不存在盲区,直接将视野扩大许多。
最主要的是这个“车后摄像头”接入了互联网,如果在摄像头视野范围内遇到了“紧急情况”或者“车距过近”,它都会进行警报或者汽车直接采用系统中录入的“安全停靠”来主动“保证安全”。
因此如果当“车后摄像头”在出现故障时,自己会首先察觉并且及时告知驾驶员,根本不会出现“致命”的情况。
预计到2023年前,日本29%的汽车将使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且12%的汽车将不再有侧镜,并且美国也将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于是杠精出现了,你这只是“车后摄像头”,车的侧面依然是盲区啊!这该如何解决呢?这次的黑科技绝对让你喜悦。
有“车后摄像头”当然也就有“车侧摄像头”,日本的汽车开始逐步量产化这种车侧几乎看不见的小摄像头。
先看一个关于日本一个汽车品牌将要在其2019年的汽车中量产“数据后视镜”的“说明”。
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这部汽车的理念是把“观看路况”的工作放到了车内,让车外的“摄像头”和“观看路面”给分离开来,极大的方便的驾驶者。
我们可以看到在阳光过曝时,车内的屏幕里自动将刺眼的阳光转化为人眼可以接受的亮度。
在雨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车外的后视镜会沾上雨珠看不清,配备了防水功能的摄像头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清晰的车后路况。
在夜晚,更加不用担心看不见车后的情况,这个摄像头会配备“夜视功能”,让你即时是在晚上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相信自己的肉眼固然是好处,但是遇到了极端情况,也是有人眼所不能对付的情况,而且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人类的反应往往会比电子慢许多,电子的反应能精确到毫秒,甚至提前做出预判。
事实是,因传统后视镜而造成的事故率是远远高于采用电子后视镜的。虽然我们不能保证电子后视镜不出问题,产生所谓的“隔膜”,但是彻底消除危险的方式应该是不存在的。
如果随着将来数码后视镜在日本的逐步推进,安全系数将会更上一层楼,如果将来5G技术完善的话,将会让这种技术更加成熟,更有保障。
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也取消后视镜呢?各位观众对“数码后视镜”持什么样的看法呢?
以上です。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和我们的知日圈App,并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
以下是星标的添加方法,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读者,我们需要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们一所悬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