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开始,上海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我是坚决支持上海市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因为垃圾分类是一个现代大都市的基本素养,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我们距离现代文明就太遥远了。
也许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因此实施当天,就有一些人编了不少的顺口溜。前些天,我在上海特别观察了垃圾分类的情况,说实在的,与东京相比,上海的垃圾分类处理还属于起步阶段。
那么,作为全世界垃圾处理做得很好的日本,它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的呢?
①
垃圾部分干湿,但分七大类
许多时候,一个良好的社会习惯从形成到自觉实施,往往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从上海市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显示,上海的生活垃圾,是分成四大类,首先是可回收垃圾,也就是瓶瓶罐罐、非金属、书报等资源类垃圾。其次是有害垃圾,包括电池、灯管、过期药品、农药等。第三,是湿垃圾,主要是指生活类垃圾。第四是干垃圾,包括毛巾、内衣裤、餐巾纸。另外还有一类,是特殊垃圾,包括家具、建筑装饰材料、家电产品等。
与日本相比,上海的垃圾分类有其特色,也就是把垃圾分成“湿垃圾”和“干垃圾”,这可能与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垃圾处理的便捷考虑有关。
那么,日本的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呢?
日本的垃圾基本分成七大类(有的城市分成十二大类):
第一类是可燃垃圾:像厨房垃圾、橡胶制品、衣服、纸制品、革制品、录像带、杂草等;
第二类是不可燃垃圾:像餐具、厨具、玻璃制品、干电池、灯泡、小型家电、一次性打火机等;
第三类是资源垃圾:如易拉罐、塑料瓶和书刊报纸。
第四类是粗大垃圾:像自行车、桌椅、沙发、微波炉、烤箱、高尔夫球杆等;
第五类是不可回收垃圾:像农具、灭火器、砖瓦、水泥、摩托车、废轮胎等;
第六类是4种家电:电视、洗衣机、空调、冰箱;
第七类是临时性大量垃圾:搬家或大扫除、修剪庭院时产生的垃圾。
而七大类垃圾中,每一类还有细分小类。譬如可燃垃圾中,纸制品中,餐巾纸之类的属于不可再生纸类,但是,面积大于明信片的纸张不属于此类,则被归为“资源垃圾”,需要回收。
我记得刚到日本时,房东送来了一本政府印发的垃圾分类手册,足足有三十页之多,一共有518条,我实在是记不住,最后还是一页页地扯下来贴在冰箱上,拿出当年记英语单词的劲头,但是,结果还会有大楼管理员拎着垃圾袋来敲门:“徐先生,这袋垃圾是不是你扔的?分类不精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跟管理员打招呼。
②
资源垃圾扔之前要清洗
扔垃圾要仔细分类,这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一步,是要清洗垃圾,不给垃圾处理公司的员工添麻烦。譬如酱油瓶、油瓶、饮料瓶、啤酒罐、罐头铁盒,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喜欢吃的腐乳的瓶,必须清洗干净才可以扔弃。方便面、牛奶、果汁的包装纸盒也是一样。
日本人配合超市进行垃圾处理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譬如,超市出售的海鲜与肉类食品多数以白色泡沫饭盒作为盛器,市民们在超市买了食品回家后,这白色泡沫材料的饭盒不能像一般的生活垃圾那样扔弃,而是在使用后洗干净,下次去超市的时候带回去,扔到专门的回收箱,由超市把饭盒统一返还给厂家进行处理。
目前日本一共有40个生产饭盒的工厂,其中8家工厂既生产饭盒,又回收饭盒。而这8家的生产量,占到日本总饭盒生产量的90%。
日本把垃圾处理中心叫做“再生资源公司”。也就是说,日本的垃圾处理不是以“消灭垃圾”作为处理垃圾的准则,而是以“资源回收”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这种处理原则为日本创造资源循环利用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譬如日本的免费公厕都提供免费卫生纸,在这些卫生纸上,有时你会发现打印着一行小字:这些卫生纸都是利用回收的车票做成的。
所以,日本垃圾没有按照湿垃圾和干垃圾来分类,而是从资源的回收重要性角度来进行分类回收。
③
扔垃圾有时间表
在日本,扔垃圾是有时间表的。记得政府发放的扔垃圾手册背后,还附赠有一份彩虹年历,每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种垃圾。譬如玻璃瓶子、报纸书籍、易拉罐、塑料瓶等资源类垃圾,是每周二回收的。一般的生活垃圾(可燃垃圾)是每周三和每周六进行回收的。每星期四是回收不可燃垃圾。至于家具等粗大垃圾,以及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需要专门打电话给政府的垃圾处理部门,根据垃圾的种类,需要支付100到240元人民币之间的垃圾处理费。
到了扔垃圾的日子,居民需要在垃圾清运车抵达的当天早晨8点钟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点,不能错过时间,否则就要等下周。现在一些公寓楼里都设有垃圾堆放间,可以随时把垃圾送到堆放间,按照分类要求放在指定的位置,然后管理人员再来帮你仔细整理。但是,日本居民区里大多数还是一户建,因此垃圾收集多数还是挨家挨户收,市民在早晨,必须把分类垃圾放到自己的家门口的路边,以便垃圾清运车把垃圾收走。
其实,日本社会垃圾分类处理的历史也并不长,是从1980年才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的,日本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但是这一个过程,日本花费了整整40年的历史。不过由于细分太严,有些人到老都还搞不清部分垃圾该如何处理。
譬如一个香烟盒,有纸盒、外包的塑料薄膜、封口处的一圈铝箔。这个香烟盒该怎么扔?它就要分成三类: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纸,铝箔是金属,必须拆开了分三类丢弃。又譬如煎鱼、煮天妇罗的厨房废油,属于哪一类垃圾呢?你不能简单地直接倒入下水道中,日本的家庭主妇们会自己出钱去超市购买一种废油凝固剂,凝固剂倒入锅中,废油就成为固体了,然后将固体的油用报纸包好,作为可燃垃圾处理掉。
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只有410公斤,为世界各国中的最低。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④
乱扔垃圾会遭逮捕罚款
按照规矩扔垃圾,本来是国民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社会公德,但是,毕竟也有不自觉的人。因此,日本专门制定了一部指导国民如何扔垃圾的法律,叫《废弃物处理法》。根据这一部法律,国民如果违反规定乱扔垃圾,严重的会被警察拘捕,并课以3万-5万日元的罚款(约1800元人民币至3000元人民币)。尤其是一些人不肯缴纳特殊垃圾的处理费,把建筑垃圾或家电、甚至报废的汽车拉到偏僻的山林地带扔弃,是政府重点的打击对象。
怎么才能让每一位国民自觉履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责任,日本采取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抓起。在日本小学里,孩子们都要集体吃午餐(日本称为“给食”),午餐中一定会有一盒纸包装的牛奶,每个小朋都把牛奶喝完后,要自己负责把牛奶纸盒洗干净,而且还不能用自来水洗,这样浪费水,而是排队在一个水桶里洗。洗好后,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去晾晒,到第二天,把前一天晒好的牛奶纸盒,用剪刀把它剪开摊平,以方便打包收集。这样日复一日,在珍爱环境珍惜资源中长大的孩子,他不仅不会乱扔垃圾,同时还知道,许多垃圾是需要清洗干净之后才可以扔弃。而去垃圾处理厂学习与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也是日本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必修课。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日本的垃圾分类的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是母亲手把手教下一代,也就是传承。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学垃圾如何分类。妈妈有这一方面的素养与知识,孩子从小就会学得很好。当然,在一个社区里,如果这一户人家的垃圾不进行细致分类就乱扔,那就会遭到邻居的提醒和批评,脸面也会过不去,因为这违反了讲究集体主义精神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社会基本行为规则,你不遵守,就会遭到排斥。
⑤
在垃圾岛上举办奥运会
日本的垃圾处理基本上做到了百分之百回收,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变废为宝,有的用于火力发电,产生的热能用来建设温水游泳池。最后燃烧剩下来的垃圾渣用来铺路和填海,东京湾有一个人工岛,叫“台场”,就有一半是垃圾填出来的。明年的东京奥运会的部分比赛场馆,都建在台场这一人工岛上。到过东京湾台场的听众朋友们不知有没有注意过那里的一个造型优美的直线型建筑,那就是垃圾焚烧场的烟囱。由于日本的垃圾焚烧已经做到了零排放,所以,即使在这么重要的商务区和风景区,这个烟囱不冒烟,也不发臭,对环境没有污染。相反的,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建造的一个温水游泳池,成了附近居民和公司白领们的健身中心。
日本人扔垃圾有专用的垃圾袋,我们中国许多地方的垃圾袋是黑色的,日本规定的垃圾袋必须是要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的,这样可以让收集垃圾的工人看清里面装的是什么,也可以让邻居相互监督。垃圾袋是有国家标准,大小分为10公升至45公升,价格折合人民币的话,每一只是一元到3块元不等,这种国家标准规格的垃圾袋在超市和便利店到处有售。
如此繁琐的垃圾分类流程,能够让日本1亿3000万人深刻牢记自觉遵守,并成为衡量国民道德的标准之一,这一切依赖的不是先进的监控技术,而是全体国民对环境的敬畏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不要埋怨,不要嫌烦,养成习惯了,社会环境就会有巨大的改变。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只要我们努力提高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制定必要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中国也一定会成为垃圾分类大国和资源再利用大国,城乡环境一定会更美!让我们一起来推进中国的垃圾革命!
————————————————————————
全日空海淘,中国扫码下单,全日空飞机日本直送。
——————————————————————————
本文的音频节目,请扫码收听喜马拉雅的“静说日本”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