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共同社公布数据:2020年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累计超过300天,创下了历史新高。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一直秉承着“主权为我,不容干涉”的基本原则,从2012年开始突破重重限制,实现了对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
2021年1月22日,全国人大又通过了允许海警舰艇使用武器的《海警法》。对此日媒感叹:“中方的一系列动作彰显了这个国家的勃勃野心。”
中方加大在钓鱼岛周边海域的存在力度,除了基本的地缘政治考量外,更有为即将到来的中美、中日冲突做准备的打算。简单地说,拜登新政府的上台,隐约有改变东北亚相对稳定的态势。
在中方通过《海警法》之后,美新任防长奥斯汀在24日与日本防务相岸信夫就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达成了初步的意见——美方确认《美日安保协议》第5条适用于钓鱼岛,美日将协同“防卫钓鱼岛”。
此前,美新任国务卿布林肯就曾反复提及重塑外交价值观的重要性。他认为美国内部的问题无法解决,美利坚就有必要通过外交和武力的方式向外转嫁矛盾。
布林肯与奥斯汀表态的背后,是民主党建制派重回“依靠盟友制衡中国”的外交思路。而让日本处于中美对抗的前沿,一来可以消耗中国;二来可以反过来对日本实现深层次的控制;三来,美国可顺势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届时中日“身疲力竭”,美国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在美国人打定主意靠队友的情况下,关键就在于日本是否已经识破美国的企图,亦或者说日本甘愿上套,以美国马首是瞻?
目前看,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糟糕,岸信夫言及,美国的许诺让自己壮胆。这话理解起来不容易,我们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以利于自身做好周全的防备措施。
一,美国重返亚太,日本铁定充当小弟,认主子的思想将坚定不移。
对于日本而言,中国既是绝佳的贸易合作伙伴,也是合格的竞争对手。安倍任上,为了维持日本经济的增长态势,在钓鱼岛问题上,东京相对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态度。即不与中方硬碰硬,而是通过外围喊话、飞机侦察的方式实现所谓的对领土的宣誓。
这种不对称的对垒方式持续了很多年,现如今,随着日本自身实力,尤其是军力的高增长,日本对他国领土的觊觎之心已经愈发的难以控制。美国的顺势切入,无疑助推了日本与中方争强的野心,日本接下来的手段将会更加的明面化和公开化,这点深信不疑。
二,美国基于围堵中方之战略需要,一定会围绕第一岛链大做文章。
第一岛链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主要用来防备中国,它在很长一段时间让美国成为横行亚太的霸主。现在,中方海军从浅蓝走向了深蓝,中方航母也从图纸走向了实战,它与美国的政治利益重叠,二者之间产生了现实的矛盾。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就认为,关键时刻美国可视情形的发展,陆续抛出多张“王炸”。如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中印问题等,以遏制中国。
三,拜登目前也在试探中方,中美关系短期不会出现转圜迹象。
奥巴马时期美国就以遏制中国为己任,并出台了“亚太战略”;他的继任者特朗普在这一议题上态度更为的坚决,频繁拿台湾和南海等问题说事,但美国这两届政府都有个特点:不到万无一失的时刻,不会抖露最后的底牌。
如今美国深陷疫情和内乱的双重危机无法自拔,为了自保,它只能再度开启国家机器,通过政治、军事等方式为这个庞大帝国延续寿命。中日一旦围绕岛礁问题产生公开摩擦,那么很容易升级成一定规模的地缘政治冲突,这便是美国积极推行遏华政策的本质。
传统的政治和经济手段已经无法遏制中方崛起,那么只能铤而走险,使用最后一招了。对此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中国现在面对的不是一只狼,而是一群狼。而制胜的关键并非各个击破,还是应把重点放在“狼主”身上。